三峽水庫175米試驗性蓄水于10月30日17時順利完成。在近2個月的蓄水期,長江海事部門共出動海巡艇2900余艘次,執法人員9800余人次,有效維護了庫區航行安全,庫區水域無一起重大船舶安全事故發生。
據長江海事局局長王茹軍介紹,隨著9月10日三峽水庫今年175米試驗性蓄水的正式實施,三峽庫區水位不斷上升,干支水域也不斷延伸,一些淺灘、礁石被水淹沒形成新的礙航物,通航環境發生較大變化;同時,庫區原有跨河建筑物通航高度受到影響,沿江碼頭、躉船及客渡船停靠點和船舶停泊區等都發生了變化。
針對蓄水帶來的新變化,長江海事部門采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加強了對庫區航行船舶最大高度的管控,對水面以上高度超出17米的船舶一律不予辦理簽證;緊急公布了33個船舶應急沖灘點、22個滑坡險情水域、17個船舶停泊區和10個航行礙航物,在庫區32個巡航救助站點派駐600多名執法人員,實行24小時現場駐守,重點對壩區、橋區、港區及庫區滑坡體進行監控;在重慶、涪陵、萬州等主要港口設置拖輪各1艘,并安排了120艘救生船駐守沿江主要場鎮,及時救助遇險船舶。(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