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共和國最年輕的城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屯市正式掛牌成立。
北屯地處新疆北部阿爾泰區域地理中心,原名“多勒布爾津”,曾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毗鄰喀納斯風景區,周邊有額爾齊斯河、烏倫古河兩大水系流經,自然風光優美,農牧業較為發達,是新疆北部外聯哈薩克斯坦、蒙古等“四國六方”的重要交通樞紐。鑒于其戰略位置極其重要,1958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副政委張仲瀚將軍率隊踏勘選點時,選此為新疆兵團十師師部駐地,定名為“北屯”,意為“中國最北的屯墾重地”。
從1959年開始,新疆兵團十師干部職工白手起家,在荒無人煙的戈壁灘上開發建設,使北屯從無到有,至今已走過整整半個世紀歷程。1997年中央下文提出北屯建市的構想,經過各方面14年的努力,北屯已初具城鎮規模,經濟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增強,建市條件成熟。2011年12月20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設立縣級北屯市。新疆兵團十師與北屯市實行“師市合一”的管理體制。
北屯市市域行政區域范圍合計910.5平方公里,總人口7.63萬。境內有318、319省道、216國道,及奎(屯)阿(勒泰)高速公路、連接內地的奎(屯)北(屯)鐵路交通網絡,連接吉木乃、阿黑吐拜克、喀納斯、紅山嘴、塔克什肯5個國家級一二類陸路口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新疆兵團規劃北屯市為“北疆地區重要的物流集散地和出口商品貿易加工區”,是未來環阿爾泰區域的重要農副產品加工交易基地,機電、水產、建材、百貨、農資等交易市場,我國連接中西亞及歐洲的鐵路樞紐和對外商貿區域中心城市。
北屯建市后,將堅持“物流集散地交通樞紐、山水宜居地軍墾重鎮”的城市定位,依托資源、區位等優勢,進一步充實和完善城市內涵,加快優勢產業發展及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打造連通中亞各國重要的物流集散中心和出口商品貿易加工區,帶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