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權渠道不暢下的泛濫
多名向“315”網站投訴的消費者表示,在向這些網站投訴前,都曾撥打消協的“12315”熱線。“撥打十次八次,難得通上一次。記錄后也多是石沉大海。”消費者白女士說,她也在網上多次查找消協的投訴網站,搜出來的都是掛著“315”的網站,“老百姓也不知道真假,只能看著哪個正規點兒就用哪個”。
對此,中消協副秘書長董祝禮表示,中消協和各地消協都有網站,消費者可在這些網站上進行投訴。
記者在中消協、北京消協網站很難找到消費者在線投訴的欄目。北京“12315”熱線人員稱,北京市工商局網站有在線申訴舉報系統。
記者登錄北京市工商局網站,的確有網上投訴系統,點擊進入“舉報”一項,填寫“舉報登記單”后,舉報內容無法在網頁顯示。“12315”熱線人員介紹,消費者登記后,7個工作日內,符合規定的予以受理,將通過電話和郵件告知,并由“12315”中心轉至工商系統相關部門調查處理。如有緊急、重要的舉報、投訴信息,可撥打“12315”反映。
昨日,北京市工商局網站“網上投訴系統”掛出的“投訴回復選登”,最新一條更新時間為2月20日。
“難找到、反饋慢、看不到。”多家“315”網站人員總結網上官方消費投訴的特點,給了民間“315”網站生存的空間,“只要有投訴,我們馬上掛出來,不管是真是假,不管能不能解決,都能賺錢。”他們戲言,“李逵在睡覺,李鬼就當道”。
董祝禮稱,中消協早注意到違規網站借助315域名收費刪帖,去年,消協曾就此事專門向工信部反映,“關停了一批,但這樣的網站還是很多。”同時,中消協也意識到電話、信件等傳統投訴渠道不如專門的網上投訴平臺便捷,正在探索建立更為便捷、有效的網上投訴平臺。(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