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孩子、4位老人,對歐陽來說,無論是精神壓力還是經濟壓力都可想而知。
江蘇南京市 方 敏
城鄉養老制度差距大
最近我回湖南常德農村老家,發現農村老人老無所養現象比較普遍,令人擔憂。我曾看到一位八旬左右老爹,一手拄著拐棍、一手扶著扁擔,顫顫悠悠地擔著半擔糞水去菜園澆菜。我關心地對他說:“老人家,您路都走不穩,還澆什么菜啊!”老人放下擔子,好不容易緩過一口氣來,“人沒死,要吃啊!”我問:“您老沒有養老金啊?”老人無可奈何地搖搖頭:“每月65元錢,有了米錢沒菜錢!”我又問:“您崽不管你?”老人嘆了口氣說:“崽倒有三個,一個自己60多了,一個是殘疾,還有一個前些年好不容易送他讀完大學到國家廠礦上班,去年破產下崗了。他們個個都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哪還有能力顧得了我們?”
晚上,我和村支書聊天,他告訴我,這位老漢的情況在村子里還不算最差的,農村老人老無所養現象相當嚴重,村里2000多人中,60歲以上的有400多人,其中不少是無人供養的孤寡老人,他們大多體弱多病,雖然每月有幾十元農村低保金或百來元五保金,但要解決其穿衣吃飯看病問題無異于杯水車薪。
這種狀況反映出城鄉養老制度存在巨大差異。政府公務員、教師退休養老金一般都有好幾千元,退休工人一般每月也有一兩千元,而農民老了卻沒有退休金,現在6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才有55元—65元生活補貼。工人退休后生病有醫療保障,門診住院都能報銷一大部分,而農村合作醫療的報銷比例卻較低。
農村過去那種養兒防老的傳統養老模式如今已面臨困境,亟待探索、制定一套城鄉一體發展、公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養老制度來。
湖南桃江縣 朱金良(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