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宣布,破格聘任攻克國際數學難題的在校學生劉路為中南大學正教授級研究員。今年22歲的劉路成為我國目前最年輕的正教授級研究員。
受聘學生獲學校百萬元獎勵
中南大學這一舉措引起社會高度關注。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表示:“破格聘用劉路是基于對僅為本科學生的他能夠破解世界級難題所表現出來的科研能力的肯定,這不是一般學者能夠做到的。”也有人發出質疑,22歲的正教授級研究員,有點草率吧?
根據校方規定,劉路獲得100萬元的獎勵,其中50萬元用于改善科研條件,50萬元用于改善生活條件。同時,學校決定破格聘任他為正教授級研究員。
此前的2011年10月,中南大學特批劉路碩博連讀,并為其量身打造培養方案后,還將其作為青年教師后備人才,進入數學家侯振挺教授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
學者普遍40歲以上可當正教授
劉路用一篇論文縮短了普通學子與正教授職稱間近20年的距離。按照一般晉級正教授職稱的“路徑”,研究生讀3年、博士讀4年,成為講師后再升為副教授、教授,每級認定一般最少都要花掉5年時間,其間還有不少科研項目、教學、發表論文的“硬性指標”。縱觀全國,目前正教授級別的學者幾乎都在40歲以上,而劉路22歲就完成了從學生到教授身份的跨越。
對于這樣大膽的破格聘用,張堯學認為并不“草率”也不“離譜”。“聘劉路為正教授級研究員,是向本校大學數學科學與計算技術學院相關專家、包括劉路的導師侯振挺教授征求了意見,綜合了國內外專家對劉路學術科研能力的評價,并通過校務會統一商討后而最終達成的決定。”張堯學說,學校希望用這樣的方式,開辟鼓勵青年才子做研究的學術風氣。
■ 人物
“小陳景潤”一夜破解世界難題
2010年8月,酷愛數理邏輯的劉路在自學反推數學時發現,海內外不少學者都在進行反推數學中的拉姆齊二染色定理的證明論強度的研究,這是由英國數理邏輯學家西塔潘于上世紀90年代提出的一個猜想。10多年來,許多著名研究者一直努力都沒有解決。
同年10月的一天,劉路突然想到用以前用過的一個方法稍作修改便可以證明這一猜想。他連夜將這一證明寫出來,投給數理邏輯國際權威雜志《符號邏輯》。他的這一研究成果得到海內外科學家的認可。
癡迷于數學的劉路,在平常的學習中就展現出數學方面的天賦,但他卻不是傳統意義上高分的“好學生”。
“劉路的考試成績在班上屬于中等略偏下,但沒有掛過科。大多時間他都在自學數學。”張堯學介紹。
大二時,劉路就開始自學數理邏輯,被同學形容為“學術男”。他大學的室友劉洋說,劉路跟寢室里的同學溝通較少,要么自己看書,要么上英文網站下載英文資料,很少玩游戲。
在中南大學數學科學與計算技術學院的博士生導師陳海波教授看來,劉路的思路與其他同學不太一樣,他有自己獨到的思維方式,“他的解題方法很簡單,有時一個公式就可以搞定”。
有“小陳景潤”之稱的劉路,現在已是破格錄取的博一學生,學校為其“量身打造”了求學方案。對于學校的鼓勵和厚愛,劉路淡定之外也顯現出忐忑:“當然很有壓力,但我還是會堅持對數學的興趣,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