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各部委對貧困地區、貧困縣都有政策傾斜和非專項的轉移支付。還有一些專門針對貧困地區的項目支持。汪三貴說,比如減免稅會從貧困縣先行先試,一些行業政策優惠也會優先考慮貧困地區。
在一些招生考試中,來自國家貧困縣的考生會受到降分錄取、減免學費等優待等。
重重優惠讓“貧困縣”的爭奪非常激烈。
礦產資源助力“脫貧”
有分析說,扶貧“扶”了這么多年,不如資源價格上漲效果明顯
這次被調出的貧困縣中,大部分有豐富的礦產資源。
其中,位于內蒙古、陜西的貧困縣的煤炭、稀土等產量巨大,位于河北的貧困縣鐵、金儲量較大,位于南方的貧困縣多為有色金屬富集區。
據陜西省府谷縣政府網站介紹,該縣北與內蒙古準格爾旗、伊金霍洛旗接壤,西南與神木縣毗鄰,煤炭儲量豐富,2011年全縣煤炭產量7204萬噸。
林萬龍分析說,當地經濟發展如此之快,除去政策扶持和自身努力之外,煤炭等資源價格的猛漲是一個重要原因。
實際上,在煤炭價格低的時候,府谷、準格爾旗等這些地方并不富裕。
隨著資源價格的上漲,當地的GDP和財政收入增長都非常快。林萬龍說,2005年,府谷在陜西83個縣中排名還在35位,短短3年之后,就躍居前三名。
有分析說,扶貧“扶”了這么多年,不如資源價格上漲效果明顯。
扶貧主戰場:“連片特困地區”
中央提出“著力推進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扶貧攻堅”
2001年國家扶貧政策思路調整,“國家重點貧困縣”的概念被“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所取代。
據汪三貴介紹,從2001年起,國家已經開始淡化“貧困縣”的概念,但是徹底取消這個概念又不現實。
在理論上,扶貧模式大體有兩種:“地域瞄準”和“個人瞄準”。前者是確定一些地區進行扶持,后者是確定一類群體,進行幫扶。
2001年之前,扶貧基本以單一的“地域瞄準”為主,而“地域瞄準”又以“貧困縣”為主要形式。
今年兩會期間,國務院扶貧辦主任范小建表示,連片特困地區是下一步扶貧攻堅的重點,是扶貧工作的主戰場。
中央財政扶貧資金的增量部分,將主要用于片區。
林萬龍說,“片區扶貧”的提出,是因為很多相鄰地區的貧困面臨著共性的問題,從而制約了整個區域的發展,比如交通問題、環境問題。而要破解這些難題,單靠發展一個縣,是無法實現的。
2011年11月29日,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提出“著力推進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扶貧攻堅”。
在今年3月19日公布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名單”上,有340個縣的名字被加黑,它們是連片特殊困難地區范圍內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此外,還有大體同等數目的縣,被一同劃入集中連片特困區,它們共同構成了全國14個連片特困區。
汪三貴分析說,扶貧重點到“片區”之后,片區內的重點縣會比片區外的重點縣得到更多的資源。
“扶強不扶弱”凸顯
比如扶持種植養殖業,可能就會把錢給了大戶,而扶貧貼息可能就給了大企業
與此同時,一個更為嚴重的問題正在變得非常普遍:很多扶貧政策正在“扶強不扶弱”。
采訪中,林萬龍舉例說,比如扶持種植養殖業,可能就會把錢給了大戶,而扶貧貼息可能就給了大企業。
比如,農機具購置給予50%的補貼,那么只要出一萬就可以購買價值兩萬的農機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