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只規定總的目標,而沒有具體目標,不同的老師會有不同的解讀,難免帶有個人的東西。現在細化了,一線工作者操作過程中就能相對規范。”武建芬表示,《指南》對家長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科學參照,她提醒,對孩子的教育要根據兒童的規律和特點來,切忌盲目和急功近利。
幼兒自理能力落后于認知能力
《指南》部分內容
數學認知
3~4歲:能感知和區分物體的大小、多少、高矮等量方面的特點,并能用相應的詞表示。能通過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能手口一致地點數5個以內的物體,并能說出總數,能按數取物。能用數詞描述事物或動作。如我有4本圖書。
4~5歲:能感知和區分物體的粗細、長短、厚薄、輕重等量方面的特點,并能用相應的詞語描述。能通過數數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5~6歲:初步理解量的相對性。借助實際情景和操作(如合并或拿取)理解加和減的實際意義。能通過實物操作或其他方法進行10以內的加減運算。能用簡單的圖表表示簡單的數量關系。
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4歲:在提醒下,飯前便后能洗手。在幫助下能穿脫衣服或鞋襪。能將玩具和圖書放回原處。
4~5歲:飯前便后能主動洗手,方法正確。能自己穿脫衣服、鞋襪、扣鈕扣。能整理自己的物品。
5~6歲:能根據冷熱增減衣服。 會自己系鞋帶。 能按類別整理好自己的物品。(今日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