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銷售時才從池子中撈出,裝袋時再添加檸檬酸,用來調節酸堿度、保色。”黃有存說。
黃有存說,根據調查時涉案人員的口供、對工人的筆錄、收購、生產的記錄等,可以判斷沒有涉嫌添加非食品添加劑的金針菇流入市場。
記者問:“有沒有流入市場怎么能夠確定?”
黃有存說:“根據收購量和封存半成品的量,可以確定沒有流入市場。”
記者在古田食用菌批發市場采訪了數位食用菌加工和銷售人員,他們都說,古田縣主要以生產銀耳為主,金針菇數量很少,沒有聽說有添加非食用檸檬酸的情況。
記者實地采訪了古田縣閩聯食品有限公司、福建古田大拇指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金針菇加工廠家,看到金針菇加工生產比較規范,沒有看到有添加非食用檸檬酸現象。在古田縣的大世界農貿市場、小世界農貿市場等當地主要菜市場,沒有看到市場上有鹽水金針菇銷售。
是個案還是行業潛規則?
古田縣是中國食用菌之鄉。據古田縣副縣長肖澤敏介紹,2011年,全縣食用菌產量66萬噸,產值60多億元。“但金針菇比較少,僅4257噸,產值1500萬元。”
針對網民關于添加非食品添加劑是否是金針菇行業潛規則的疑問,肖澤敏說,這是個案。在這一情況發生后,古田縣組織工商、質檢、農業、經貿等部門,出動執法人員200多人次,開展拉網式檢查,目前沒有發現類似情況。
肖澤敏說,對這一案件,古田縣已成立大橋鎮甘泉食用菌農業專業合作社涉嫌使用非食品添加劑案件專案組,由縣食品安全委員會牽頭執法,縣農業局、質監局、工商局、公安局、大橋鎮配合開展。目前大橋鎮甘泉食用菌農業專業合作社已經被查封,業主和工人被要求24小時隨叫隨到接受調查。在前期調查基礎上,縣農業局將加大調查力度,對該合作社購進檸檬酸的來源及鹽水金針菇是否使用非食品添加劑等方面開展詳細調查。
肖澤敏說,食用菌是古田縣支柱產業,古田縣將建立完善由縣食品安全委員會牽頭,農業、工商、質監、衛生、食品等部門共同參與、分工負責的食用菌產品安全監管體系,制訂《古田縣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實施方案》。
同時,采取日常巡查與專項執法相結合的方式,深入一線開展巡查活動,將監管措施落到實處,不留死角,確保產業健康發展。(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