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保護音像表演外交會議”閉幕,會議締結的《視聽表演北京條約》將在今天下午正式簽署。這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條約,對于在世界范圍內提升中國國家、北京市的國際影響力以及促進我國版權產業、文化產業繁榮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此次外交會議自6月20日起在北京舉行,北京方面在會議服務、技術支持、安全保障等方面做了細致入微的工作,得到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認可和與會代表的一致好評。
此次會議的召開和《北京條約》的締結,旨在讓音像表演者獲得新的知識產權。比如網絡環境下的產權保護,不僅能讓表演者更多分享收入還能獲得更多精神權利。比如條約第5條規定,在權利轉讓之后,“表演者仍應對于其現場表演或以視聽錄制品錄制的表演有權要求承認其系表演的表演者”及“反對任何對其表演進行的將有損其聲譽的歪曲、篡改或其他修改”,“授予表演者的權利在其死亡后應繼續保留”。
國家版權局局長柳斌杰對此舉例解釋說:“比如老舍的《駱駝祥子》,劇作者老舍有這部作品表演的權利,他可以允許或不允許他們表演他的作品。對于演員張豐毅來說,他飾演駱駝祥子的形象、聲音、動作,別人可不可以使用等權利,都在新《北京條約》中得到了保護。”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還表示,《北京條約》使表演者的音像表演權利延及國際互聯網。比如第7條中對復制權規定“表演者應享有以任何方式或形式對其以視聽錄制品錄制的表演直接或間接地進行復制的專有權”,并特別聲明此復制權“完全適用于數字環境,尤其是以數字形式使用表演的情況”。此外,條約還將使音像表演版權的20年最低保護期,提高到世界貿易組織與貿易相關的知識產權協定規定的50年。
據外交大會法律專家小組的看法,《北京條約》中的規定與我國現行《著作權法》基本一致。柳斌杰認為此次外交大會在華舉辦及《北京條約》的締結對中國對世界都意義重大。一是有利于鼓勵創新、繁榮藝術,推動文化產業健康發展;二是有利于增強我國在國際知識產權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三是有利于加強國際知識產權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四是有利于提高我國全球知識產權大國地位。《北京條約》對于提升我國知識產權的國際地位,樹立我國保護知識產權的良好國際形象,減少國際社會對我國的誤解和指責,爭取更廣泛的國際支持,改善我國對外貿易的環境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五是有利于提升北京市國際城市形象。《北京條約》與《新加坡條約》、“馬德里體系”、“伯爾尼聯盟”等知識產權體系齊名,這對于樹立北京國際城市形象,創建“版權之都”、“創意之都”,進一步發揮首都全國文化中心作用和國際大都市的效應,具有重要意義。
“這個小槌下午將是世界焦點”
簽約儀式上午彩排 引導員要走幾小時
今天上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秘書處的亨利·查爾斯(Henri Charles)小心地將一個精美的小木槌,放在保護音像表演外交會議執行主席的桌簽旁,“這個小槌下午將是全世界的焦點。”
今天下午2時整,保護音像表演外交會議進入最核心環節,與會國家代表將在《視聽表演北京條約》上正式簽字,以昭信守。
小槌木頭材質,做工精美,槌柄長約10厘米,木托上特制了本次會議的銘牌“保護音像表演外交會議”。記者了解到,這個小木槌將留在中國,成為《北京條約》的見證者。
為了籌備下午的簽署環節,主辦方上午全員出動,準備會場的各項工作。在即將舉辦條約簽署儀式的第一會議室里,記者在主席臺上發現了幾個忙碌的身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秘書處的亨利·查爾斯(Henri Charles)正耐心地向中方工作人員介紹下午簽署協議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