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彥芳注意到,這些孕婦都是外地口音,部分講四川話,部分講她聽不懂的方言。
季小芳和楊學花最初告訴郭彥芳,這些孕婦是她們同在當地打工的老鄉。相熟之后,她們告訴郭彥芳,這幾個老鄉家里窮,養不起孩子,希望郭能幫忙找個人家把孩子買下來。
郭彥芳一開始也覺得“不對勁”,但她并沒有拒絕,因為對方許諾,只要她幫助孩子找到買家,就能得到不菲的介紹費用。
郭彥芳由此慢慢成為販賣嬰兒的介紹人,她還發展了附近煙酒店老板張某等人做下線。
診所的醫生就這樣成為這一販嬰鏈條中的重要環節,除了為孕婦做身體檢查,鑒別腹中胎兒的性別等,還幫助尋找買主。
有四縣診所醫務人員參與販嬰
季小芳和楊學花是姑舅表妹,都是四川省大涼山人。據警方介紹,季小芳大約10年前到河北平鄉縣打工,后來其表妹楊學花也來到平鄉投靠她。
季小芳在四川老家認識一些想賣孩子的老鄉,當她得知平鄉有不能生育的家庭急切想要孩子后,決定做販嬰生意。
因為公安部門對販嬰打擊力度很大,長途攜帶嬰兒往往被查,季小芳與楊學花便在老家通過老鄉物色孕婦,直接將孕婦帶到邢臺。等孕婦生產后,將嬰兒在當地或運到附近省市賣掉。
楊學花的母親、季小芳的親戚馬加加等人承擔運輸孕婦的過程。孕婦的交通費用,都由販運者承擔。孕婦到達邢臺后,交給楊學花或季小芳,食宿由這兩人承擔。
為了方便孕婦生產和及時找到買家,季小芳與楊學花在邢臺市巨鹿縣、廣宗縣、威縣都發展了類似于平鄉昌平診所的下線。
嬰兒性別、生父母的狀況都會影響價格,因此診所不僅要為孕婦孕檢、接生,還要負責鑒定胎兒性別和健康狀況,有時甚至帶著買主來看父母的長相以確定價格。
為了能賣個好價錢,季小芳等還引進“競價機制”,販賣一個嬰兒,她們往往要找數個買主,誰出價高就賣給誰。
販嬰網絡就這樣建立起來:由四川涼山老鄉物色孕婦人選;季小芳、楊學花的親屬負責“物流”,季小芳、楊學花充當“銷售中心”,診所提供醫療技術支持并充當“業務員”,幫助發展下線和尋找買家。
每個環節獲利數千元
季小芳與楊學花販嬰網絡涉及四川、河北、陜西、山東、河南、內蒙古、北京等7個省市。目前,楊學花與其男友在河北威縣被警方抓獲,季小芳仍在抓捕過程中。邢臺警方已經抓獲涉案人員30多名,解救兒童6名。
警方調查發現,每一筆交易都有多個錯綜復雜的介紹人,包括診所醫生在內的每個介紹人介紹費用從2000元至5000元不等,楊學花獲利6000元至8000元不等,孕婦獲利30000至50000元不等。
平鄉縣醫院婦產科醫生史淑萍是郭彥芳診所的房東,她曾幫忙解決復雜的醫療技術問題。警方在偵查了解到,史淑萍也參與到販嬰案中,并從中獲利。目前史淑萍也已被抓獲。
當地公安機關介紹:最近販賣嬰兒的價格上漲很多,尤其是從去年開始,原來一名女嬰賣2萬到3萬元,而現在已經漲到3萬至5萬;一名男嬰現在要賣到7萬到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