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21”特大自然災害發生之前,房山區的突發地質災害隱患點有100個,其中崩塌48個,泥石流27個,地面塌陷14個,不穩定斜坡10個,滑坡1個。崩塌是房山區突發地質災害隱患點最多的類型。據盧永來介紹,往年,房山區每年都有崩塌,只是沒有人員傷亡。國土部門每年也都要對這些隱患點進行摸底、排查。
礦多導致采空塌陷多
在房山區的突發性地質災害類型中,塌陷是懷柔、密云、昌平等北京北山區縣沒有的。據了解,這與房山境內山體的地質有關。位于西山山脈的房山山體多是石山,礦產豐富。
歷史上,房山的大青石就很有名,房山全區還有儲量4.5億立方米的大理石,儲量100多億立方米的石灰石,儲量2000萬噸的石英石、白云石,儲量4億立方米的花崗巖,“國寶”漢白玉儲量和質量全國第一,儲量約80萬立方米,是我國惟一被國際市場認定的大理石品種,另外,房山還有總儲量達21億噸的原煤,為“京西煤倉”之一。
石多、煤多,礦就多。多年來,一些不正規的開采以及過度開采,讓房山的許多山成為空山,給房山留下了采空塌陷的隱患。 (記者 李海霞)
鏈接
突發地質災害
全市隱患共943處
根據市國土局的統計,截至2011年底,全市累計有66個鄉鎮、268個行政村、344條道路、109個景點、20個度假村、20個礦山及6個中小學校受到突發地質災害威脅,威脅戶數及人數分別達到5128戶和15872人。
截至2012年3月,全市共有突發性地質災害隱患點943處,其中崩塌隱患點626處,不穩定斜坡隱患點55處,地面塌陷隱患點25處,滑坡隱患點4處,泥石流隱患點233處。
全市突發地質災害高易發區面積約為1870平方公里,約占全市面積的12%;中易發區面積約為3665平方公里,約占全市面積的22%;低易發區面積約占全市面積的23%;不易發區面積約占全市面積的43%。
突發地質災害易發區的判斷是根據當地的地勢地貌、地質類型、歷史上的災害發生頻率等多方面決定的。(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