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今的日本政客一個比一個更“右”。而且在當前日本內政、外交頻頻受困之際,幾乎毫無懸念,被問責的野田下臺后,下一位日本首相(無論是民主黨還是自民黨的)都將是更加右翼化的。
日本NHK電視臺發表的分析文章稱,從目前來看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呼聲最高,而且安倍晉三已經公開表示將參加9月26日舉行的自民黨總裁選舉。由于安倍晉三及剛剛在“8·15”參拜了靖國神社的國家公安委員長松原仁等政客剛剛就“二戰慰安婦問題”推翻三個談話(宮澤談話、村山談話、河野談話),企圖否認歷史,停止日本反省軍國主義罪行,包括中韓在內的亞洲國家認清了安倍的右翼嘴臉。《韓國時報》的評論文章甚至高呼,“安倍晉三激怒了所有亞洲人,我們必須警惕歷史的重演”。因此,試想在安倍晉三的領導下,日本毫無疑問將會變得更加瘋狂。
日本自衛隊磨刀霍霍
在日本政壇中,安倍晉三是個不折不扣的強硬右翼分子,他不光多次否認日本的戰爭罪行,提出“日本戰犯不是罪犯”的觀點,還多次對日本在二戰中犯下的戰爭罪行進行開脫,甚至堅決支持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并自己親自參拜。所以,在中韓一些媒體眼中,安倍晉三如果上臺,軍國主義的復辟無疑會在日本迎來更大的機會。
近年來,由于日本將防御重心從北向西南轉移,西南諸島防御成為日本軍力建設的最大借口,而其中“對釣魚島的攻防”又是日本自衛隊重點演練的內容。9月2日出版的香港《亞洲周刊》就撰文披露,日本對于釣魚島已經擬定了兩套奪島作戰方案:第一種方案是在釣魚島列島派駐實戰部隊,先入為主,防止敵方奪占;第二種方案按照“先失守再奪還”的方針,與對手打一場海空大規模戰爭,然后奪回釣魚島。
《世界報》特約軍事評論員陳光文指出,就第一種方案來看,日軍向釣魚島派遣實戰部隊簡單易行,只要在島上和周邊海域部署數千人組成的部隊,就可阻礙對手的直接武力“入侵”。但是存在一個關鍵的問題是,島上駐守部隊要想長時間駐扎必須首先解決后勤補給問題,這樣才能維持戰力。而長時間駐守肯定會耗費大量經費,給已經不堪重負的日本財政造成更大的拖累。
第二種方案著眼于“先失守后奪還”,強調的是日本自衛隊必須具備迅速反擊與奪回釣魚島的能力。陳光文認為,相比于長時間駐軍,“先失后奪”其實是一種更為有效、更單純的釣魚島防衛手段。但是從政治上講,日本必須先承受喪失釣魚島所帶來的政治沖擊與士氣打擊。而且在現實中,奪回釣魚島并非像日本當前演習的那樣輕松,在面臨一個強大的對手時,釣魚島在戰爭沖突中可能會幾易其手,是一場長時間的鏖戰。
《世界報》特約軍事評論員郭宣認為,目前日軍展開的有關島嶼防衛演習多是根據第二種方案實施,這主要是由于憲法因素,自衛隊無法采取防衛性的先制攻擊,“只能等到國土受到侵略后反擊,將敵人逐出領土之外”。
在這種戰術指引下,日本自衛隊強調的是“奪島作戰”必須要靠陸、海、空的三個軍種的密切配合、聯合作戰才能達成。從近段時間來日本自衛隊的“奪島防衛”演習來看,陸海空三軍有著非常明確的分工。美國《華盛頓時報》指出,日本空中自衛隊在軍事行動中必須確保“奪島作戰”目標島嶼的空中制空權;海上自衛隊則必須利用水面戰艦和潛艇掌握該區域的制海權,同時維持后勤補給航線的安全;而在日本自衛隊還沒有專門負責兩棲作戰的陸戰隊兵力的情況下,實際登陸“奪島”任務將由陸上自衛隊擔綱。但在日本陸上自衛隊未奪回島嶼之前,“中日因為釣魚島而爆發的一場海空惡戰恐已無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