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癥、兒童白血病、兒童先天性心臟病、乳腺癌、宮頸癌、重性精神病、耐藥性結核、艾滋病機會感染、肺癌、食道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急性心肌梗塞、腦梗死、血友病、I型糖尿病、甲亢、唇腭裂、惡性腫瘤放化療、腎透析、器官移植術后服抗排斥藥,這23種疾病納入救助范圍。
我市擴大了救助對象范圍,23種大重病全部納入醫療救助。記者昨日獲悉,市民政局會同財政、衛生、人社部門聯合出臺了新的《西安市城鄉醫療救助暫行辦法》,實現了醫療救助城鄉統籌、標準統一,擴大救助范圍和病種,提高救助標準,簡化救助程序,保障了城鄉困難患病群眾的醫療救助需求。
救助對象擴大到八類人群
記者獲悉,新辦法擴大了救助對象范圍。除了過去的城鄉低保對象和農村五保供養對象,救助對象還擴大到社會散居孤兒;重點優撫對象(不含1~6級殘疾軍人、7~10級舊傷復發殘疾軍人);低收入家庭中重病患者、重度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困難群眾;患重特大疾病醫療費用支出過大家庭難以負擔的城鄉特殊困難群眾;見義勇為負傷人員;以及區縣人民政府認定的其他困難群眾,總共八類人群。
23種大重病納入救助范圍
根據我市醫改方案和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實施方案,將23種大重病全部納入醫療救助范圍。對患尿毒癥、兒童白血病、兒童先天性心臟病、乳腺癌、宮頸癌、重性精神病、耐藥性結核、艾滋病機會感染、肺癌、食道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急性心肌梗塞、腦梗死、血友病、I型糖尿病、甲亢、唇腭裂、惡性腫瘤放化療、腎透析、器官移植術后服抗排斥藥等重特大疾病門診治療的救助對象,按照住院救助標準給予救助。
四種行為不予醫療救助
市民政局社會救助處工作人員表示,救助對象因下列行為,產生的醫療費用將不予救助——
吸毒、賣淫、嫖娼、打架斗毆等違法犯罪行為;
醫療美容、保健性質理療;
工傷、交通事故、醫療事故等,由他方承擔醫療費用賠付責任;
不能按照區縣民政部門規定,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新辦法提高救助標準
城市低保對象中的“三無”人員、農村五保供養對象及社會散居孤兒因病住院或日常門診享受全額醫療救助;
城鄉低保對象、見義勇為負傷人員因病(傷)住院,經新農合、居民醫保和大病保險報銷后,按照60%比例給予救助,一次救助最高封頂線為20000元;
重點優撫對象(不含1~6級殘疾軍人、7~10級舊傷復發殘疾軍人)因病住院,經新農合、居民醫保、大病保險和優撫部門專項救助報銷后,每人每年最高給予20000元救助;
低收入困難家庭和患重大疾病家庭難以負擔的困難群眾因病住院,經新農合、居民醫保和大病保險報銷后,按照20%比例給予救助,一次救助最高封頂線為10000元。
城鄉低保對象住院救助金額達到封頂線后,自付費用以10000元為起點,10000元以上部分按照30%比例進行二次救助,每人每年不超過40000元;其他救助對象住院救助金額達到封頂線后,自付費用以10000元為起點,10000元以上的部分按照20%比例進行二次救助,每人每年不超過20000元。
據悉,自新辦法17日正式施行開始,原《西安市城市醫療救助試點暫行實施細則》《西安市農村醫療救助暫行辦法》同時廢止。(西安晚報-西安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