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現代通訊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公民個人信息資料屢屢被竊,不法分子通過倒賣公民個人信息牟取暴利,致使公民的個人隱私和財產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不久前出臺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為網絡信息的保護,從源頭上提供了一個有力的法律根據。
花50元就可偷看他人聊天記錄
你可能難以想象,當自己在即時聊天工具上與朋友聊天的時候,聊天內容已經通過某種方式被第三方看到。
當記者在百度上輸入“飛信聊天記錄”、“qq聊天記錄”等字樣的時候,很容易看到“飛信聊天記錄查看器”、“飛信消息查看器”、“qq聊天記錄查詢”、“查別人qq聊天記錄保證100%成功”等內容。
近日,記者嘗試通過某著名購物網站購買了一款即時聊天工具的聊天記錄查看器。賣方為記者推薦了4款服務級別不同的軟件:看以后短期的聊天記錄、看以后較長期的聊天記錄、看以后所有的聊天記錄、看過去沒有刪除的聊天記錄和以后所有的聊天記錄。這4款軟件的價格依次遞增,但最貴的軟件服務也沒有超過100元。
付款后,買方便可選擇在賣方指引下安裝或直接由賣方通過遠程操作軟件操作買方電腦,幫助買方安裝。
記者試著花50元購買了一款,并在對方的指引下,在自己的電腦上成功安裝這款軟件,此后,記者驚奇地發現,自己通過某即時聊天工具所進行的所有聊天內容都會發送到安裝時所指定的信箱中。
據賣方稱,安裝軟件在安裝完畢后便可刪除,安裝好的程序放在電腦中非常隱秘的位置,很難被發現。
這一不經意的體驗,讓記者驚出一身冷汗。在多家購物網站,記者見到了很多兜售類似軟件的賣家廣告,身邊許多同事也告訴記者,他們經常收到“你想知道他/她的短信記錄嗎?請聯系1390101××××”“私家偵探,讓他/她的行蹤盡在掌握”等廣告短信。
作案隱蔽性很強且極易銷毀證據
在一些地方,以非法獲取、買賣公民個人信息為手段牟取暴利,甚至滋生暴力犯罪行為的“商務調查咨詢公司”和“私家偵探所”屢見不鮮。
從去年初開始,在公安部統一部署指揮下,北京、河北、山西等20個省區市公安機關開展集中行動,嚴厲打擊侵害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活動,短短兩個月內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700余名,挖出非法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的“源頭”38個,摧毀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的數據平臺和“資源大戶”161個,打掉從事非法討債、非法調查等違法犯罪活動的“非法調查公司”611個,狠狠打擊了此類違法犯罪活動的囂張氣焰。
公安部相關負責人歸納了此類違法犯罪活動的特點:一是形成犯罪網絡和利益鏈條。一些犯罪分子大肆向掌握公民個人信息的部門內部人員購買信息,并通過網絡相互買賣,形成了公民個人信息的網絡交易平臺。如四川省某移動公司員工,利用工作便利,大肆對外出賣手機用戶信息及手機通話清單。
二是與詐騙等下游犯罪相互交織,危害巨大。一些犯罪團伙和非法調查公司利用非法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進行電信詐騙、敲詐勒索和綁架、暴力討債等違法犯罪活動,人民群眾深惡痛絕。
三是作案隱蔽性很強,極易銷毀證據。犯罪分子主要是利用網絡進行倒賣信息活動,用的都是虛擬身份,為了逃避打擊,經常變換身份,交易成功后立即銷毀作案證據。
買賣信息、非法調查過程中,記者與賣方多通過互聯網聯系,互相不認識,而“被調查對象”對此全不知情,因此沒有具體的受害人,犯罪行為和損害結果極難被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