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被老師指導到指導學弟學妹,福建廈門創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原廈門理工學院學生黃鵬程手把手地教學弟學妹們創業經。今年寒假,廈門理工學院不少學生紛紛從黃鵬程校內駐點“轉戰”到他的公司,與他共同感受創業過程的點點滴滴,豐富自己的實踐經驗。
近年來,廈門理工學院不斷創造條件,讓學生從校內成功起步,走出校外“茁壯成長”。廈門理工學院黨委書記、校長黃紅武說,學校培養創新型人才,就是要讓學生發揚自主精神,彰顯個性,“圈”起來的學生不會創新,我們要提供更廣闊的空間與良好的成長環境,讓他們自由成長。
悉心呵護學生的創業激情
“成敗皆在毫厘之間,只要是你選擇的,再苦再難都要挺住……”在廈門理工學院開講的廈門市大學生創業教育論壇上,廈門四美達董事長黃建設激情洋溢的話讓不少大學生熱血沸騰,躍躍欲試。
有想法但沒辦法,大學生的創業夢很多都被扼殺在“一頭熱”里。廈門理工學院的老師們向學生們承諾,“有想法盡管來,我們為你把關。”學校設了層層保護卡,保住創業夢想的成功率就是保住學生的熱情。
每年學校都會舉辦大學生創業比賽,遴選出一批大學生創業項目,過關項目者即可免費享受學校創業基地提供的辦公場地、通訊、網絡等資源。另外,在創業基地,學校聘請一線企業家擔任創業導師,手把手帶領學生創業。
學校掏錢給學生“辦公司”
橙子、蘋果以及小蛋糕等食品,在廈門理工學院“讀來讀往”小酒吧里,這些并不是用來請客吃飯的,而是實驗室的“設備”。平日里,這所小酒吧由學生自主經營,為學生提供了仿真實習與實訓教學場景。學生還可以自主管理“實驗酒店”等。
廈門理工學院郭肖華老師說,把這些放心交給學生管理,老師沒有“盯控”,主要是培養大家的獨立意識,釋放個性,在自由的氛圍中實踐。
在廈門理工學院,像這樣投入“真金白銀”來讓學生實踐的事還真不少,學校掏錢給學生“辦公司”也是年年發生。“今日異彩文化傳播公司”、“倬爾正裝工作室”、“歲歲念紀念品商店”等學生創業團隊已經正式注冊成為實體公司或商戶,與它們一樣成功地在工商部門注冊為實體公司的還有10多個。
豐富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更自信
2000年王晶考入廈門理工學院,讀的是被稱為“萬金油”的文秘專業,三年后,這名大專畢業生立刻被一家國有銀行聘用,2008年,跳槽到渣打銀行。在她看來,相對一帆風順的職業生涯基礎,是在大學打下的。王晶曾任學校實踐部副部長,挑戰極大——對外,她要聯系商家,鼓動他們入校招聘;對內,她要組織學生應聘。因此,王晶不僅學會和各方協調溝通,還積累了豐富的社會資源。
王晶說,學校已經將實踐教育融入到它的教育體系中,你不愁沒有鍛煉能力的機會。
越來越多的廈門理工學院學生跟王晶有著相同感受:在大學從一位青澀的高中生,迅速成長為胸有成竹的職業預備者。廈門理工學院畢業生、九牧集團有限公司現任副總裁李強說,某種程度上,他在廈門理工學院當勞動委員的經歷讓他受益匪淺。
目前,廈門理工學院理工類專業的實踐教學學分數占總學分數的30%,文經管類專業的實踐教學學分數達總學分數的25%,比教育部專業數據的要求高出5-10個百分點。(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