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慶宮公園、唐大明宮遺址公園、世園公園、曲江池遺址公園、漢城湖等城市公園現已建成,為改善市區生態環境起到了調節作用;為了進一步改善城市微循環、凈化空氣質量,為居民提供更多環境良好的游憩空間,規劃昆明池、清涼山公園等城市“綠斑”,充分發揮大遺址公園、綠地公園以及郊野公園的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并為城市防災提供避難場所。
西安打造綠色生態屏障
今年造林5萬畝
植樹造林,建設森林城市,對于西安治理霧霾天氣,改善生態環境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年我市將加快森林城市建設,計劃造林5萬畝,為西安打造一道靚麗的綠色生態屏障。
據市林業局副局長任新昌介紹,近10年來,西安共造林100萬畝,森林覆蓋率已全面達到國家森林城市指標。
西安市森林城市建設構建 “一屏、三軸、五環、十塊、百廊、千點”的綠化主體框架。今年我市將造林5萬畝,義務植樹900萬株,新育苗2萬畝。同時開展庭院綠化、村莊綠化、路渠綠化和一村一片林的“三化一片林”綠色家園建設項目,做好天然林保護、“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鞏固成果后續產業、關中大地園林化等中省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為西安打造一道靚麗的綠色生態屏障。
新城區燃煤用戶
將用上清潔能源
記者昨日(25日)從新城區了解到,今年新城區將對區域內使用蜂窩煤的1萬多戶居民安排補助資金,完成清潔能源改造,明年全區民用蜂窩煤用戶將全部升級更換為清潔能源。
新城區冬季全區使用蜂窩煤的居民約有2.6萬戶,每天合計使用蜂窩煤超過10萬塊,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等廢氣,不僅污染室內,也對大氣環境造成較大影響。環保新城分局局長折彥平表示,今年首先完成轄區明城墻內西一路、中山門以及解放門3個街道辦事處,共計1萬多戶的改造工作。
到明年,全區民用蜂窩煤用戶都將升級更換為清潔能源,最大限度地消除民用燃煤對大氣環境的影響。(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