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魏民洲在藍田縣調研并主持召開扶貧工作座談會,強調要強化措施,堅持社會扶貧、產業扶貧并舉,確保5.5萬絕對貧困人口今年脫貧,對完不成任務的縣區,要追究主要領導責任。
西安有能力提高對絕對貧困戶扶助標準
藍田縣史家寨鎮東山村位于秦嶺深處,8個村民小組散居在山溝、半山腰和山梁上,形成了15個居民點。村民經濟主要靠勞務輸出,外出務工人員達到90%以上,貧困戶占到全村總戶數的1/3還多。
昨日上午,沿著崎嶇陡峭的山路,魏民洲乘車來到東山村第三村民小組,看望侯永信、侯養民兩戶貧困家庭。侯永信今年78歲,與42歲的癡呆兒子住在三間土房里,年收入不足2000元;侯養民家是典型的因病致貧,雖然看病、吃藥享有一定比例報銷,但是常年吃藥,還是讓他和家人不堪重負。
魏民洲為他們送去了慰問金和米面糧油,要求村鎮干部主動關心貧困群眾生活,落實各項政策,扶持發展養殖和核桃種植,幫助困難群眾早日脫貧。在了解了貧困戶,尤其是絕對貧困家庭享有的相關政策后,魏民洲提出,對絕對貧困家庭的扶持(財政對低于2150或2200元部分進行補足)
應考慮向一般貧困扶持標準(財政對低于2500元部分進行補足)看齊。
“一戶差了幾百塊錢,5萬多人算下來投入也不足1個億,我們有這個能力,社會各界有這個能力,我們市委財政也有這個能力,要讓這些人真正感受到我們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
有一戶不脫貧縣委書記、縣長不要干了
根據西安市最新扶貧標準,凡是農民人均純收入在2500元(與全省相同,高于全國2300元標準)以下的,都屬于低收入人群。其中,人均純收入低于2150元(灞橋區執行2200元標準)的,生存環境惡劣的,屬于絕對貧困人口。
這部分人口,經去年努力后,在西安已由5.5萬減少到4.7萬,幫助他們脫貧,徹底消除絕對貧困,是西安市今年的目標。
“絕對貧困是個什么概念?涉及哪些人口?這部分人群的脫貧問題解決后,還剩多少貧困人口,需要在明年、后年進行幫扶?”在隨后主持召開的西安全市扶貧工作座談會上,魏民洲直奔主題,提出一系列思考和問題。
在聽取西安市扶貧辦有關三年扶貧開發工作思路后,他指出,西安要按照城鄉發展一體化三年行動計劃,進一步增強工作責任心,摸清貧困人口底數,逐戶建檔,把幫扶任務落實到區縣和職能部門,對完不成扶貧任務的要追究責任,對主要領導實行一票否決,“只要有一戶不脫貧,縣委書記、縣長不要干了。”
“十二五”末徹底消滅土坯房
涉及到具體工作,魏民洲提出,可以采取領導扶貧、單位扶貧、企業扶貧、家庭扶貧等方式多措并舉展開工作。
“4.7萬絕對貧困人口,按每4人一戶,大概有1.1萬戶,工商聯現有17200多個會員單位,如果我們按企業實力選出1.2萬個,每家包一戶,哪怕只給其中的一個青壯年安排工作,按每月2500元工資算,他的年收入平均后的人均收入就遠遠超過貧困線。”
另外,他提出,在扶貧工作推進改造危房的過程中,要徹底消滅土坯房、土木結構房,“最起碼要建成磚木結構房,條件再好點的情況下,要建成磚混結構房。”這一目標,要爭取在“十二五”末實現。(三秦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