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去年,我省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548.4萬人,占到全省總人口的14.61%。這一數字不但高出全國平均水平,而且還在以每年4%以上的速度增長。預測顯示,到2020年,我省老年人口將達到690萬人。人口老齡化、高齡化形勢嚴峻,迫使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盡快完善。
昨日,省民政廳通報全省養老工作情況。近年我省社會養老格局初具規模,但是制約瓶頸仍然明顯。例如,從養老床位數量上看,盡管目前我省城鄉養老機構發展到777家,養老床位達到11.1萬張,但是如果平均下來,每一千位老年人所擁有的床位僅有22張,剛剛與全國平均水平持平。另外,還存在養老機構一床難求和床位閑置現象并存等結構性矛盾。
按照我省規劃,“十二五”期間,全省要新增養老床位12.6萬張,使老年人床位擁有率要達到30‰以上。為實現這一目標,在國家三年安排30億元資金支持各地農村建設互助幸福院外,我省也將從今年起,安排省級福彩公益金和省級基本建設資金近4億元,用于社會養老。同時,今后省級福彩公益金將按照每年不低于50%的比例用于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養老服務領域,我省正在爭取出臺相關意見。具體內容將包括落實稅收減免以及用地、用水、用電、用氣等優惠政策,并對民間投資建設的養老機構,由政府按床位給予一次性的資金補助。
針對農村老人養老問題,我省將采取建設互助幸福院或以農村老年人協會為依托,以志愿者服務為主體,以結對幫扶為形式的辦法,探索農村養老服務的新模式。利用農村閑置學校、院落建設農村互助幸福院。
另外,省民政廳、省財政廳還計劃出臺《關于農村幸福院建設管理辦法》,指導基層充分利用農村閑置學校、鄉鎮公共場地和閑置院落等資源,建設一大批農村互助幸福院,推廣“集中建院,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務”的養老保障新模式。通過3-5年的努力,力爭實現社區養老服務城市覆蓋100%,農村覆蓋50%的發展目標。(三秦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