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分析
蓋世光說,根據檢測結果發現,兩輛車兩次檢測,其中甲醛、苯和TVOC均超標,而且隨著車內溫度的升高,第二次檢測時,各項指標均上升。
蓋世光說,車內空氣污染主要有三大來源:一是新車車內的各種配件,如坐椅、坐墊、坐椅套和坐椅面料等;二是車內裝飾,如車內地板、門內護板、車頂棚襯里、窗簾等;第三個污染源則是生產中使用的油漆、稀釋劑和黏合用的膠水油漆等。
“目前一輛家庭轎車使用的黏合劑用量達5公斤以上,最高的可達27公斤。與房屋室內環境相比,車內空間更狹窄、更密閉,尤其在夏天,車內材料在封閉暴曬后,有害物質大量揮發,濃度可能會增加數倍,對人體健康會造成嚴重損害。”蓋世光說。
怎樣防止受到有害物質傷害
“關鍵是要開窗通風。”唐玉海說,“上車前把車窗車門打開幾分鐘,將長時間密閉在里面的污染物釋放出來,車輛行駛時盡量開窗,保持空氣流通。雖然有時候檢測到有害的有機化合物濃度高,但其實這些物質發散速度較慢,只要及時開窗通風,就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影響。”
同時他建議市民,在駕駛新車的半年內,切勿在行駛時緊閉車窗,同時盡量少用空調,以加強車內通風換氣。如果車主有自家車庫,可以在不開車的時候經常打開車門和車窗通風;其次,新車通常會有一些塑料包裝,應盡早去除,避免產生空氣污染。
而對于一些檢測后確定為重度超標的汽車,最好的方法是進行車內污染治理。(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