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天西瓜非常受大家喜愛,吃一塊消暑解渴。可眼下白鹿原的近萬畝的西瓜卻因為比往年提前1個多星期成熟,出現了嚴重的滯銷,瓜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記者來到了西安市灞橋水泥廠附近,在這里可以看到許多手舉“西瓜批發”等字樣標牌的瓜農站在路邊,每當看到過往停靠的車輛便會一擁而上。
記者:“你為啥跑到這來賣?”
瓜農:“這能找車,車都經過水泥廠,很多商販不知道咱塬上西瓜熟了,瓜農現在都在等待販西瓜的。”
瓜農告訴記者,因為今年的雨水充沛,加之后期高溫天氣持續時間長,給西瓜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所以西瓜比往年早熟了一個禮拜,而瓜販子卻不清楚這里的情況,造成了西瓜滯銷。瓜農只好來到車流多的路段舉著牌子尋找客戶。隨后記者又走訪了幾家白鹿原上的西瓜攤點,似乎今年白鹿原的西瓜難賣是這里的普遍存在的現象。
多位瓜農都紛紛表示今年的瓜不好賣。
記者在狄寨的一處瓜田里遇到了正在忙碌的張師傅,他告訴記者,雖然他在瓜早熟了以后就給瓜販子打過電話,可瓜販子卻一直沒有來收他的瓜。
瓜農張均峰:“問為啥沒過來,人家說在蒲城、大荔、興平這一帶拉著呢。他們說這一帶西瓜供給還沒完。”
記者走進張師傅家的瓜地,看到一望無垠的綠色,像腳下的這顆西瓜,看樣子已經熟透了,又圓又大。像身邊這樣的西瓜在地里到處都是。
張師傅打開了一顆西瓜讓我嘗一下味道。大家可以看到西瓜皮薄肉紅,看樣子是非常的美味。我來嘗一嘗味道到底怎么樣。嗯,味道確實很不錯,又沙又甜,很爽口。像這樣的西瓜還有3萬多顆,張師傅告訴我,這種西瓜最多還能保存1個禮拜,也就是說這些西瓜如果一個禮拜還賣不出去的話,就要全部爛在地里了。
瓜農張均峰:“可以說把我所有錢都投進來了,一畝地基本上要投到2000多塊錢。你像50畝地的話就10萬塊錢了,賣不出去一分錢都不值。”
農民跟風種瓜 導致西瓜供大于求是關鍵
原本皮薄肉甜的白鹿原西瓜為什么沒有銷路?除了與今年降雨和氣溫有關外,一位瓜農向記者透露了其中的經濟學原理。
記者在白鹿原的另一片瓜田里遇到了有著多年種瓜經驗的寇師傅,他告訴記者今年自己家的瓜并不愁賣,而且認為今年的西瓜早熟使瓜販子不能及時了解市場信息的影響并不是決定性的。
瓜農寇師傅:“關鍵是(種植)面積太大,種瓜的人太多。一個人種幾百畝幾十畝,前些年就沒有這種情況。”
寇師傅認為農民跟風種植西瓜,導致市場供給大于需求是今年白鹿原西瓜滯銷的主要原因。
瓜農寇師傅:“ 本來一千畝地銷量就飽和了,你現在種一萬畝那九千畝就是沒銷量,就好比說十個饅頭,十個人吃剛好。現在是一百個饅頭十個人吃,吃不了。”
寇師傅告訴記者,根據他多年種瓜的經驗,瓜田面積大并非好事,反而還會使西瓜的質量得不到保證。
瓜農寇師傅:“面積一大它在技術上人工上跟不上,質量也跟不上品質不好,所以出現了幾毛錢沒人要的情況。”
對于今年白鹿原西瓜滯銷是因為供大于求的說法,不光寇師傅,還有很多瓜農表示贊同。
瓜農:“太多了沒人要,不好賣。”(西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