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邵先生的微信朋友圈同時收到兩條求助帖,都是某地有幼兒被陌生人抱走,請知情者聯系某手機號碼的內容。不少人信以為真,好心按下轉發鍵。殊不知,記者調查發現,這是一種新型的電信詐騙術,每多轉發一次,就是幫騙子多傳播一次。
記者調查發現,以孩子被拐為名求助的微信帖在近幾個月大量出現,“走失”地點遍布全國各地,例如昨天這條:“幫忙擴散,今天上午一個3歲多小女孩在上海浦東的怡園小區附近被人拐走了,小女孩能準確說出她爸爸的手機號碼,從監控上看是被一個40多歲男人抱走了,現大人都急瘋了……”
看上去,這類帖子細節俱全,十分逼真,但仔細調查卻發現有破綻。首先,“浦東怡園”帖子中的手機號碼登記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北京三中學生謝露走失”“牡丹江三中學生謝露走失”“景德鎮三中學生謝露走失”“樂清虹橋鎮三中學生謝露走失”等帖子中的“謝露父親”電話則是同一個屬于廣西的手機號碼。其次,帖子中所稱的地點“浦東怡園小區”“山西五臺山”等相距甚遠,但言詞雷同:“求擴散。如果看一眼懶得轉的冷漠人也請求你伸出手指按3秒。希望盡快找回孩子!轉一下愿孩子能平安回到媽媽身邊……”
記者從浦東警方了解到,近期,浦東多個小區在朋友圈轉帖中被指發生孩童被拐事件,令不少家長人心惶惶,經查這些帖子均系造謠,近期從未接報類似警情。上海電信和上海移動的工作人員指出,以前曾有不法分子勾結海外同伙,靠誘使用戶回撥電話來吸費的騙術。經過打擊和管理,這種情況如今幾乎絕跡,至少上海本地的電信用戶難以炮制這種騙局。于是,詐騙分子變換手段,設置“接待中心”,一旦有愛心市民撥打,對方會通過交談等方式,一步步引誘其進入吸金陷阱。
在微信朋友圈中還有形形色色的求助騙局。例如,在微博上被打擊后又在微信上“還魂”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縣西區長沙貢馬鄉小學急需10歲以下孩子舊衣物”,所留電話為聲訊吸費電話。愛心市民撥打“校長達洼電話”后,會聽到語音提示“機主已關機,請留言,‘滴’聲后收取通話費”,之后每分鐘被收取2元多的高額話費。
此外,曾在微博、微信上被大量轉發的“內蒙古農大女生緊急求助Rh陰性O型‘熊貓血’”“廣西白血病高中生求助”等求助帖也被證實為詐騙帖、廣告帖。警方提醒市民轉發求助信息時要注意甄別,一方面看內容是否符合邏輯,另一方面看發送方是否經過身份認證,如發現情況可疑,可及時舉報。(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