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公務員招考網上報名已經結束。截至昨日下午6時,共有140.4萬人通過資格審查,還有17.1萬人正由招錄機關進行資格審查,整個資格審查工作將于10月26日18:00結束。
今年國考11729個職位,擬招19538人,按昨日下午6時通過審核的人數計算,總競爭比約為71.8:1。和去年相比,今年的國考報名時間減少一天,且招錄人數比去年較少約1000人,但報名緊俏程度卻不亞于去年。
從已通過資格審查人員的情況看,報考中央機關及其省級直屬機構的共有28.6萬人,比去年減少12%,除少數報考特殊職位的人員外,絕大多數為具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人員。報考縣級以下職位的共有91.1萬人,其中應屆高校畢業生占57.3%。大學生村官等服務基層項目人員積極報名,有2.5萬名服務基層項目人員報考了定向招錄職位。審查合格人員中,本科以上學歷占95.7%,少數民族考生占9.5%。
截至昨晚9時,競爭最激烈崗位競爭比達到7192:1。
陜西的414個職位,統計發現共有22452人報名,競爭比例為54:1,略低于全國平均競爭水平。
陜西在競爭最激烈的前十位中,前五名都集中于郵政系統,其次國稅系統有4個,西安鐵路監督管理局有1個。其中,延安市郵政管理局以778:1居首位。
考情分析
部分職位大熱背后的原因
截至昨日下午6時,經統計,仍有106個職位無人問津。
今年單個職位,競爭最激烈的崗位來自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民族理論政策研究室研究一處主任科員及以下,擬招錄2人,有14384人報考(數字截至昨晚9時),競爭比例達到7192:1。緣何這么熱呢?記者查詢其發現,該職位專業要求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等,這些專業大多是就業市場上的“困難戶”,外加不要求工作經歷,不要求有服務基層經驗,就給更多考生提供了參加公務員考試的機會。
中公教育總裁、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李永新分析說,與往年相比,今年并無太大的變化,盡管隨著公務員考試的發展,考生的報考態度越來越趨于理性,但面對“門檻低、無限制、條件優”的職位,眾多考生仍然“心向往之”,趨之若鶩,無法免俗。
有的熱門職位為啥無人報考
在106個無人報考的職位中,有國稅、鐵路公安、氣象部門、鐵路局等單位。雖然這些單位都很熱門,然而為何出現無人報考呢?
記者查詢發現,這些職位中多數為地市以下職位,且職位本身對專業、學歷、基層工作經歷等條件要求較高;另一方面,大多職位為西部地區和邊遠艱苦地區職位,工作性質較為艱苦,考生在綜合比較之后把它們排在了報考之外。
從事10多年國考研究的張永生專家說,針對今年新出現的鐵路監督管理局,報考人數較少的原因主要是這些單位是新單位,考生不太熟悉,而且其要求的專業往往不是大眾化的,再加上基層工作經歷等方面的過高要求,才導致報考人數較少。
為何“僅限本科生”比例高
記者在2014年國考職位表中看到,公布的11729個職位中,僅限本科的職位達到3405個。
其中,中央黨群機關職位中有48個;中央國家行政機關職位中有16個;中央國家行政機關直屬機構職位中多達2963個;國務院系統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的職位中達378個。
記者發現,這些職位大多都是基層職位,有的明確要求“最低服務年限為5年”、“省級貧困縣”、偏遠單位、“不提供宿舍”等條件,大多比較艱苦。
而僅限碩士的職位為477個,僅限博士的職位只有34個,學歷最高的博士,在國考中的選擇機會卻最少。張永生分析,這與社會上一些單位追求高學歷相比,顯得更務實,本科生足夠了,就沒必要非要研究生,要不會顯得大材小用,用人單位也會覺得不太安穩,怕來了待不長。本報記者周艷濤劉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