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天氣干燥,加濕器成了人們家庭里常用的工具。近日,一條微博卻引人關注。其內容是“使用加濕器時不要直接加入自來水。由于自來水里含有微生物、鎂離子、鈣離子等成分,容易產生白色粉末,不僅污染室內空氣,還可能誘發哮喘、支氣管炎等疾病,時間久了附著在水箱內壁的‘綠毛’也不易除去。加濕器里應加純凈水,或把自來水燒開,等冷卻后再加入。”這說法到底是不是真的?健康的加濕器又該如何使用呢?
專家教你如何挑選使用加濕器
如何挑選以及正確使用加濕器呢?專家提醒市民,購買加濕器時首先一定要盡量選擇一些大品牌產品,大品牌售后服務的網點設置到位,有些小廠家只賣產品不管售后維修等服務,或維修服務網點極少,不能有效保證服務的及時性。
經實驗測定,濕度為40%RH—60%RH時人們感覺最適宜、最利于健康。因此,最好選用具備自動恒濕功能的加濕器,只有當室內濕度低于標準范圍時,機器才會啟動加濕,高于此范圍則減少霧量至停止加濕。如果使用沒有自動恒濕功能的加濕器,最好在室內放一個濕度計,以隨時了解空氣濕度,并根據濕度調整加濕器的工作狀況。
在選購加濕器時也有一個小竅門
將手放在噴氣口大約10秒鐘,如果手心不會出現水珠,說明超聲波加濕器最重要的部件換能片的均勻程度好,反之則表明工藝粗糙。加濕器雖然是小家電的一種,但使用的時候也有諸多禁忌,初次使用的人們尤需注意。專家提醒稱,在加濕器工作時遠離其它家電產品,例如電視、電腦、臺燈等。如果沒有專業的建議,最好不要在水中加入非專業生產線或監制的添加劑,例如一些芳香劑等,也不要在無水狀態下強行開機,這樣會產生極大的安全隱患。
健康生活 加濕器合理使用手冊
1.濕度適宜
使用加濕器時,應控制好房間濕度,健康的濕度環境是45%至65%,在這樣的濕度條件下,人體感覺最舒適,各種病菌不易傳播。濕度過高會使人體呼吸系統和黏膜產生不適,而過低會出現鼻腔干燥、皮膚蛻皮等現象,所以在使用加濕器時,如果沒有自動恒溫功能,也可以自己買一個濕度計,到達適度的濕度后就停止加濕。
2.擺放位置
加濕器應放置在距地面0.5米至1.5米高的穩定平面上,以保證加濕效果。有些電熱加濕器釋放的是熱蒸氣,有兒童的家庭要注意,嚴禁孩子觸摸以免燙傷。另外,加濕器最好擺放在與所有家電、家具1米距離左右的地方,以防受潮。不要把加濕氣挨著墻放,那樣加濕器噴出的霧氣容易在墻上留下白印。
3.用水干凈
避免直接把自來水倒入水箱,正確的方法是把水燒開,晾涼后再倒入水箱,這樣不僅能把水中的細菌殺死,還能揮發掉氯氣。有條件的可把純凈水燒開,晾涼后加入,效果最佳。
4.空氣干凈
想讓空氣干凈,首先要保持室內清潔,避免污染源,當然最好使用具有凈化功能的加濕器,有效過濾空氣中的有害顆粒塵埃,達到凈化空氣并加濕的雙重效果。
5.注意清潔
加濕器應該每天都換水,使用一周左右就要清洗一次,否則時間過長的水變成濕氣散發到空氣中,會造成二次污染,危害身體健康。清洗時用軟毛刷刷;水槽和傳感器用軟布擦;水箱清洗可裝水后晃動兩三次倒掉即可。
6.正確加水
在使用加濕器時,不要用手摸水面,也不要空箱使用,搬動時要將水箱中的水放掉,不能倒置。另外,很多加濕器都是在水蒸發完以后再添水,而且加水口在下面,因此不要在有水的情況下添加水,以免因操作不當損壞加濕器。
7.不能長時間開
對人體來說,并不是空氣濕度越高越好,一般空氣濕度超過50%或者60%,就會對人體產生危害。一般情況下,室溫25℃時,環境相對濕度應控制在40-50%為宜;室溫18℃時,環境相對濕度應控制在30—40%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