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一大,我就不能繼續做清潔工了,然而那個時候我還領不到養老金。我的生活該怎么辦?”在上海浦東做了20多年清潔工的老李對記者抱怨。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任浩寧表示,延遲退休年限解決不了根本問題,這算是一個“以毒攻毒”的策略,社保虧空只能通過非常規手段逐漸填補,普通百姓的權益可能要“被平均”。
漸進退休嘗試
面對民眾針對延遲退休年齡政策的反對之聲,有專家解釋稱,國家不會一下把退休年齡延遲5年到65歲。“肯定是要循序漸進推進,比如對部分人群某個年齡段的先推行,或者在某個地區先行試點。”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認為,漸進式延遲退休的提法尚屬首次,也將是社會保障領域改革的一次全新嘗試。
與此同時,人力社保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就《決定》中涉及到的社會保障內容的改革進行解讀時指出,漸進式延遲退休是指將來制定有關延遲退休的政策將采取小步慢走的方式,逐步緩慢地延長退休年齡。“假如退休年齡延長一歲需要經過兩年時間,那么在政策實施之后的第一年只將退休年齡延長半歲,第二年再延長半歲,以此類推。”
金維剛表示,在將來有關延遲退休的政策制定并公布之后,還將設定幾年的“緩沖期”,即經過幾年的準備才會正式實施。因此,漸進式延遲退休就是采取比較緩慢而穩妥的方式,逐步延長退休年齡,盡量減小退休政策調整對社會和有關人員所帶來的影響,這是許多國家在提高法定退休年齡方面比較通行的做法。
在崔新生看來,延遲退休年齡只能是改革道路上的一出“緩兵之計”,未來怎樣解決養老金問題,還需要對中國社會保障制度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在養老保障方面也需要建立多層次的養老保障體系,需要的話,可以大力發展企業年金。(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