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氣上路為百城洗肺
霧霾雙預警連發7天;全國平均霧霾天數創52年之最;華北霧霾昨日消散,華東再“忍”一夜
新京報訊 昨日中央氣象臺將霧、霾雙預警降為黃色,這已是發布雙預警的第七天。昨日因北風出現,華北地區霧霾開始逐漸消散。至此,伴隨著12月來臨出現的這場霧霾,已波及25省份,100多個大中型城市。
霧霾雙預警等級昨日下降
昨日下午,中央氣象臺將霧、霾雙預警等級從橙色降為黃色,但這已是第七天發布全國性的雙預警。其中,6日霾預警升級為橙色,7日大霧預警升級為橙色,截至昨天,霧霾橙色預警雙發的情況持續了2天。
中央氣象臺分析,此次大范圍霧霾過程令中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都未能幸免。河北中南部、天津、山東、河南中東部、湖北東部、湖南東北部、江西北部、江蘇、上海、浙江、安徽中部及四川盆地西部和東南部等部分地區出現的霾日數達6至7天。
昨日,隨著北風到來,昨天白天,華北地區在偏北風的帶領下已脫離霧霾圍困。中央氣象臺表示,華東地區也只需再忍受一夜,就可以在冷空氣的幫助下,重新回歸到晴冷干凈的好天氣。今天白天,江蘇、安徽中東部、浙江中北部、山東南部、江蘇西南部等地的霧和霾將減弱消散。
中央氣象臺預計,未來一周,冷空氣勢力較前期明顯加強。12月中旬南方不會再出現前期這種大范圍的霧霾天氣。
13地創霧霾天數歷史紀錄
中國氣象局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國平均霧霾天數為52年來之最,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蘇等13地均創下“歷史紀錄”。
環保部監測司相關官員表示,從目前來看,長三角出現這么嚴重的霧霾也較為少見,“說明大氣污染不僅僅是在京津冀地區,長三角也很厲害。”
環保部負責環境應急的專家表示,霧霾應急主要還是各個省為單位做,難以做到更大范圍的應急減排,比如,有很多車輛在各省之間日常運輸,全部限行的話,會影響正常的社會經濟生活秩序。目前主要是各省細化方案,區分外地車輛和本地車輛,將限行集中在城區里面。
■ 釋疑
驅散霧霾只有靠天嗎?
面對霧霾,想要煙消云散只有靠天?目前恐怕還是這樣。
根據環保部門的通報可以發現,霧霾的成因一方面是氣候原因,即氣候條件不利于污染物擴散,另一方面是大量污染排放源源不斷。雖然說氣候是外因,但是在污染排放難以立即減少的情況下,內因就成了決定性因素。
應對霧霾,城市并非無所作為。例如,上海市在5日和6日先后啟動重度污染和嚴重污染應急措施后,實施重點工業企業限產限污或停產、停駛30%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公務用車等。
這雖然減少了污染排放,但是這些舉措目前還只是“應急措施”。在如今的“應急措施”轉化為常態之前,驅散霧霾可能更多還是靠天。據新華社
口罩、凈化器有沒有用?
對于防霾“神器”N95型口罩,“N”表示非油性顆粒,如煤塵、水泥塵、酸霧、油漆霧等。“95”是指,在NIOSH(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標準規定的檢測條件下,過濾效率達到95%。業內人士表示,對于防治霧霾來說,N95型口罩基本夠用。
佩戴口罩還是需要因人而異。在多數情況下,輕度至中度的肺功能損傷并不影響呼吸防護用品的使用。但患有某些疾病的人通常不適合使用呼吸防護用品,例如中度或重度肺臟疾病、心絞痛、高血壓征候和無法控制的高血壓等。
12月7日上海市質監局公布了20批次空氣凈化器產品的監督抽查結果,部分企業利用標準漏洞,不能如實地宣傳產品性能,容易引起消費者的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