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年齡最低群體或首先延退
人保部:延遲退休邁小步 一年提高幾個月
人保部副部長胡曉義表示,我國將采取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方式,以一年提高幾個月的“邁小步”方式進行。曾有傳言,延遲退休對公務員更為有利,政策可能會先從機關事業單位開始實施,胡曉義對此明確表示沒有聽說過。
何為漸進式?
提前幾年告知 分步驟 邁小步
“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已經寫入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胡曉義表示,所謂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有三方面內容,第一是有一個預告期,提前幾年告知社會;第二要分步驟,可能會考慮從現在規定的退休年齡最低的群體開始;第三,要“邁小步”,以“一年提高幾個月”這樣的方式,一步一步來,用較長的一段時間逐步完成平滑過渡。
胡曉義認為,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符合我國實際。
公務員率先延退?
未聽說率先延遲公務員退休年齡
針對延遲退休對公務員更為有利、機關事業單位率先開始實施的說法,胡曉義首次做出了回應。他表示,公務員的退休問題是有《公務員法》和其他的法律來規定的,現在仍是按照法律執行,延遲退休年齡的問題是作為社會總體政策來研究,并不是單對哪一個領域的就業群體來研究,“沒有聽說過有哪個人提出過率先延遲公務員退休年齡。”
何時打破雙軌制?
養老金雙軌制并軌尚無時間表
打破“養老金雙軌制”的呼聲近年來越來越高。對此,胡曉義表示,機關事業單位應該實行與企業目前大體一致的模式,也就是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模式。這樣有利于實現社會公平,也有利于實現人力資源的合理流動。他介紹說,要實行單位和個人雙方繳費制度,然后建立社會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基金,這樣就可以實行資金的統籌安排和調劑使用,用大數法則來均衡企業之間的退休養老負擔。
不過胡曉義表示,養老金雙軌制并軌目前沒有明確的時間表。
計發辦法怎么改?
按繳費長短多少來計發退休費
胡曉義稱,改革養老金的計發辦法,就是把現在按最后的工資是多少計算一定比例來計發,改成按照繳費年限的長短、繳費的多少,來計發退休費,進而體現整個職業生涯的勞動所得、勞動貢獻,同時也激勵大家更好工作。同時,建立兼顧各種群體的社會保險待遇確定和正常調整機制,也就是全社會的社會保險待遇統籌考慮統籌安排,并要與經濟發展水平聯系起來,同時建立職業年金制度,構建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
社會上有聲音認為,延遲退休會增加養老金繳費年齡,從而損害繳費個人的利益,胡曉義指出,實際上工資的增長比養老金的增長要快,多工作一年多繳費一年,工資的基數就更高,替換成的養老金水平也更高。
就業問題怎么辦?
將開發更多適合中老年人崗位
延遲退休是否會跟青年人爭奪就業崗位?胡曉義坦言,這樣的顧慮不無道理。但真正的出路還在于創造新的崗位、新的就業機會。他認為,社會老齡化是一種挑戰也是機遇,本身就將產生大量崗位需求。
胡曉義表示,在延遲退休的同時,國家還將嚴格控制提前退休,強化養老保險激勵機制,調整產業結構,開發更多適合中老年人、又不與青年人爭奪工作機會的崗位,加強中老年人技能培訓等,最大限度降低延遲退休的不利影響。
■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