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外”是西安外國語大學?還是西安外事學院?估計很多西安本地人也搞不清楚。隨著近年來西安多所高校都由學院升為大學,以及民辦三本院校和專科學校知名度的提高,很多大學生都因學校名字簡稱而遭遇尷尬,甚至讓西安的出租車司機們都“找不到北”。
“外院”變“西外”的哥犯糊涂
說起陜西高校簡稱遭遇尷尬的事情,西安外國語大學的王同學感觸頗深,她有次從客運站乘出租車到學校,告訴司機要去西外,可是司機先生竟然以為她要去西安外事學院。“后來我告訴司機就是西外大,可是司機很驚訝,好像從沒有聽過這個大學名字一樣,我只能把學校的全名說了一遍,司機師傅才恍然大悟,還說讓我以后直接說外院就好了。”
對于許多土生土長的“老西安”來說,西安外國語大學在記憶中的名字,或許始終都是“外院”。“很多西安本地的人都比較熟悉外院這個名字,因為我們學校叫外院這個名字已經很多年了,有的人對西外大這個稱呼還不是很熟悉,尤其是年齡稍微大點的本地人。”生長在本地的辛同學告訴記者。
相同的情況也出現在西北政法大學身上。雖然學校早在2006年就已經更名,但許多西安人還是喜歡沿用“西北政法學院”時期的簡稱,把這所學校稱為“政法學院”,甚至西安多條線路的公交車還保留著“政法學院”的站名,而實際上這所學校的官方簡稱是“西法大”。
西工大、工程大“各種大”
西安工程大學以前的名字叫“西北紡織學院”,直到現在,還有許多西安人把這所學校稱為“紡院”。對于很多的本地人來講,“工程大”這個名字相對來講比較陌生。西安工程大學的郭同學說:“我打車說到西安工程大學司機都不知道,要說老紡院才知道。”
而另外兩所學校——西安工業大學和西北工業大學,如果不說全稱,就更容易混淆了。西安工業大學簡稱“西安工大”,而西北工業大學一直以來則被簡稱為“西工大”。
“經常會有同學因為將這兩個學校的簡稱搞混而坐錯車。”在西安上學的李同學說道。
從未變名也尷尬
“在我們學校流傳著一句話,我們是一本的分數二本的專業三本的校名,我們出去打車才叫尷尬,給司機說去西財人家都不知道在哪,要說是在培華學院附近才能知道。”西安財經學院的唐同學說。
陜西師范大學的一名同學也講到,陜西師范大學簡稱陜師大,陜西學前師范學院簡稱陜師院,這兩個名字就一字之差,因此也會有人搞混淆。
“公辦大學和民辦大學的名字可能會混淆,是因為在火車站等這種人流量大的地方,會有民辦大學打的廣告,所以一些外地人的印象比較深刻。第二個是民辦學校對外宣傳的比較好吧”西安外事學院的一名學生告訴記者。“不過,何必糾結這樣的問題呢,簡稱都是約定俗成的,很多名字在短時間內很難改變,我們大家出門在外說自己學校名字的全稱就好,如果司機再不知道,就說明司機叔叔需要補習功課啦。”(西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