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初中畢業生選擇專業的出國留學班就讀高中,從那時起,他們的目標就非常明確———不參加高考而是出國讀大學。
近日,重慶外國語學校(川外附中)第一屆AP班的同學們等來了他們的第一批境外大學的錄取通知書。AP班指的是美國大學先修課程班,主要學習英語和美國大學先修課程如微積分、經濟學等課程。
這個班一共55人,總共已經收到了108封錄取通知書,平均每人接近兩封。這還不是全部,今年3、4月份這個班還將收到另一批錄取通知書。
外語校AP班同學們收到的錄取通知書大部分來自美國的綜合大學、文理學院,一部分來自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香港。進入文理學院或綜合大學排名前20的同學有4名,前30的有7名。
在獎學金方面,班上有25.3%的同學申請到了獎學金,從8000美元到64000美元不等。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這個幾乎所有同學都已經成為準留學生的班級。他們的SAT(相當于美國高考)平均分為1950分,最高分為2340(總分2400分)。托福平均分為95分,最高分113分(總分120分)。
但是記者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分數高低和學校好壞并不完全成正比。重慶外國語學校副校長孔靜告訴我們,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的高校會先設置一個參考分數,比這個分數高或低的同學都有可能拿到通知書,學校更關注學生是否有自己的特質,能否為學校帶來新鮮的血液,在新鮮血液與學校現有環境進行碰撞后,是否能有創新。
那么,什么樣的特質是境外大學欣賞的?這幾位同學的經驗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重慶晚報記者 張莉萍 史宗偉 攝影報道
他們高中三年怎么過
據孔靜介紹,AP班孩子的三年大概是這樣過的:高一的時間會花在學習英語和適應出國學習中,高二會花大量精力應付會考、SAT、托福,到了高三就開始搜集境外大學的資料,準備申請材料了。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除了學習之外,還會花很多時間在這些方面。
實習。喜歡IT的可以去軟件公司,喜歡設計的可以去設計院,這些實習單位都是學生自己選擇并聯系;
做公益活動。比如去孤兒院照顧孩子,去貧困山區支教,在發生災難的時候用安全的方式支援災區等;
策劃社會活動。學校內的各種科技節、藝術節等都是發揮領導能力的好平臺,通過一些非盈利性組織,如綠色和平組織等也可以策劃一些范圍為全重慶甚至全國的大型學生活動。
參加活動的時間每個學生各不相同,如果學生喜歡,只要在保證上課時間認真在校上課,其余時間老師都不會對學生做任何安排。因此AP班的學生相比其它班級要自由得多。
境外大學的錄取分數都只是一個參考,在這個分數線上下的學生中,高校招生組更在乎學生分數之外的能力。不是成績越好,學校越好,也不是考得不好,學校就不好。學校在錄取你的時候會參考你從小到大的很多經歷和學習成果。
領導能力
李雨恬
SAT:2220分
托福:110分
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美國中西部十大盟校之一,全美排名第41)
李雨恬的SAT和托福分數在班上還算不錯,但孔靜說,李雨恬最大的優勢不是成績,而是在學校組織的各種學生活動。“她的領導能力特別強,能帶著幾個同學一起把墨守陳規的校園活動做成一個全校師生共同參與的大派對!”孔靜說。
科技節是重慶外國語學校的傳統節日,每年都要舉辦一次。“往年科技節參與度不高,更像是校內科技人才的內部交流和成果展示。我們希望把科技節搞成每位同學學習科技、分享科技的盛宴。”李雨恬說。
2012年科技節,李雨恬帶著幾個同學,先是找培訓機構、口腔醫院等單位拉到了一萬元的贊助。通過這筆錢,她和團隊成員將活動現場布置一新,設置了游園活動、猜謎、刮刮獎等環節,為了將科技元素落實好,李雨恬和團隊設置了筷子搭橋、一站到底、手動賽車等比賽環節,這一年的科技節,師生們參加都很踴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