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南水北調中線源頭丹江口水庫上游來水持續偏少,致使蓄水進度緩慢。截至31日8時,水庫水位為142.59米,比今年初上漲2米左右。
據丹江口水利樞紐管理局水庫調度中心副主任劉松介紹,今年上半年丹江口水庫來水比多年平均下降30%以上,進入7月份后,上游來水進一步減少,呈特少狀態。資料顯示,丹江口水庫7月份多年平均入庫流量達到2400立方米每秒,而今年只有700多立方米每秒。
南水北調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生態調水工程,其中線工程從漢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庫引水,調往京津冀等北方嚴重缺水的地區。去年9月初,加高后的丹江口大壩已具備南水北調蓄水條件,但到當年12月31日,丹江口水庫水位僅140.55米,比蓄水驗收前下降4米多,首季試蓄水計劃落空。
劉松說,到目前為止,丹江口水庫今年的來水總量只有80億立方米,而多年的年平均數是380億立方米。按1999年的歷史最低來水量146億立方米測算,8-10月進入漢江主汛期后,丹江口水庫仍有大量的來水可蓄。
他表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年調水95億立方米為平均數,水多則多調,水少則少調,根據《南水北調工程供用水管理條例》,中線工程的水量調度年度為每年11月1日至次年10月31日,今年即使只調10億或幾億立方米的水,也意味著中線工程成功實現調水。(記者袁志國、吳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