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多措并舉穩產保供 促進經濟發展
央視網消息:疫情防控形勢下,我國多措并舉,全力保障生產建設和經濟發展。
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今年實施8000萬畝
眼下,各地積極搶抓農時,推進春耕備耕。農業農村部近日部署2022年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實施工作,今年春季,將規范高效完成8000萬畝秸稈覆蓋免耕少耕播種目標任務。
吉林:開啟運輸“綠色通道” 保障春耕備耕生產
在吉林,當地為確保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兩不誤,省內各地陸續開辟運輸“綠色通道”,統一組織車輛運送返鄉農民,對運輸農資的進入車輛實行閉環管理。同時,為當地農資商店發放車輛通行證,打通農資下鄉“最后一公里”。目前,種子、化肥到位率進度與往年基本持平。
吉林省蛟河市拉法街道拉法村村民 宋曉東:種子、農藥、化肥已經陸續運到我們手里,可以讓我們逐步展開以后的春播工作,希望今年有一個美好的收成。
上海:“兩點一線”封閉式管理 防疫生產兩不誤
上海4月5日提出,在封控期間,實行封閉生產的企業,員工生活、工作、交通都應在園區(廠區)內,實行“兩點一線”封閉式管理,在做好各項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可以生產經營。目前,上海市多個集成電路企業都按照防疫要求,保持封閉管理,確保生產不受疫情影響。
上海某半導體科技企業負責人 譚照光:我們都是滿載的情況在生產,如果一天交不出訂單,對下游客戶端的影響,也是整體供應鏈的影響。
遼寧大連:“雙色卡”管理 提升貨車通行效率
為提高物流通行效率,在遼寧大連金普新區,當地推出“雙色卡”管理。申領到綠卡的貨車可以在封控區管控區以外的范圍內通行,但不能駛入高速公路,不能駛離轄區域外。而申領到藍卡的貨車可在除封控區、管控區以外的大連全市范圍內通行,不用貼封條、不用掃碼。貨車司乘人員個人等多項信息與大數據后臺信息進行匹配與篩查,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做到既“守得住”又“走得暢”。
遼寧大連金普新區楊屯卡口工作組組長 曹陽:由過去的掃碼、貼條1—2分鐘通過一輛車,到現在綠燈暢通時5至8秒就可以通過一輛車。
河南:1009個項目集中開工 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而一些地方還積極通過產業轉型升級來應對疫情沖擊。在河南,總投資8億元、占地100畝的鄭州煤礦機械集團智慧控制系統智能制造示范基地4月6日正式開工建設。而包括該項目在內,6日共有1009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6328億元,項目涵蓋先進制造業、戰略新興產業和數字新基建等。同時,簽約項目560個,投產項目785個。
河南省發改委副主任 李明東:一大批高質量項目落地實施,新動能不斷蓄積壯大,有力支撐了全省經濟“開門穩”“開門紅”,為“全年穩”“全年紅”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