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偉大的書寫者,記錄走過的足跡,寫下歷史的華章。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以來的這五年,是貴州發展歷史上極不平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五年。各項事業風風火火、風生水起的背后,是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懷,是每一個貴州人的苦干實干、拼搏創新,凝結成一段段濃墨重彩的時間刻度,也記錄在一篇篇閱讀量10萬+的新聞條目里。為喜迎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勝利召開,在中共貴州省委網信辦指導下,動靜積極策劃參與新征程“多彩貴州有多彩”網絡文化傳播活動,推出專題《貴州10萬+》,看貴州在過去五年如何用奮斗書寫榮光,又怎樣開啟奮進新征程。
擺脫貧困、豐衣足食是貴州人孜孜以求的夢想。明朝貴州建省時就被稱為“天下第一貧瘠之地”。
千年脫貧夢,今朝終得圓。
從“貧困人口最多”到“減貧人口最多”,黨的十八大特別是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以來,貴州全力總攻絕對貧困,“貴州樣板”書寫中國減貧奇跡精彩篇章,也為全球減貧事業提供了有益借鑒和參考。
這是脫貧群眾的一張張笑臉,看到這些笑臉,我們發自內心的欣慰和喜悅。在眾多與脫貧攻堅有關的10萬+新聞中,讓我們回到2020年11月23號,看那激動人心的一刻。
《今天貴州最后9個貧困縣實現貧困退出》貴州新聞聯播2020年11月23日
“原則同意紫云縣、納雍縣、威寧縣、赫章縣、沿河縣、榕江縣、從江縣、晴隆縣、望謨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新聞發布會上的這句話,意味著貴州脫貧攻堅,一步跨越千年!
貴州最后9個貧困縣實現貧困退出,至此,貴州66個貧困縣、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這一具有標志性意義的成果,讓我們更加增添了后發趕超的信心、跨越發展的力量,更加憧憬貴州現代化的美好未來。久困于窮,冀以小康。現在的貴州大地在發生著那些新變化?
冊亨縣高洛新市民居住區居民 羅元高
“搬出來才曉得這里那么好,住進了新房,過上了新生活。”冊亨縣高洛新市民居住區居民羅元高說。
60公里是老家和新家的距離,卻是“一步跨千年”。搬家前,羅元高老家——雙江鎮央繞村偉細組,116戶511人,只有3戶不是貧困戶,40歲以上的村民有三分之一從未進過縣城。
羅元高說:“在老家一年忙到頭,也賺不到幾個錢,道路不方便,帶孫孫去看病,走路要2個小時的路。搬出來之后,生活比以前好得多、幸福得多了。”
過去五年,一場壯闊大遷徙在貴州大地全面鋪開,192萬人挪窮窩、換窮業、斷窮根,改變了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歷史。貴州搬遷人口占全國易地扶貧搬遷人口總數的近1/5,成為全國搬遷人數最多的省份。
冊亨縣百口安置點干部 儂樹鐵
“雖然搬遷工作非常辛苦,但是看到咱們百姓在新家園幸福美滿地生活,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冊亨縣百口安置點干部儂樹鐵說。
冊亨縣副縣長 王僑
冊亨縣副縣長王僑說:“易地扶貧搬遷對冊亨來說,除了增加城鎮人口外,還助力當地完善城鎮功能、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產城融合。”
2021年5月25日 貴州省鄉村振興局正式掛牌成立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2021年5月25號,貴州省鄉村振興局正式掛牌成立。一條短短的消息,點擊量卻迅速沖上10萬+。從扶貧辦變身振興局,貴州要在新征程上努力創造新的更大的貴州奇跡。
普安縣地瓜鎮屯上村村民 于丹
今年是“白葉一號”在貴州扎根的第四個年頭。普安縣的茶園面積由最初的2000畝擴增到13000畝,預計可采茶青13萬斤,為周邊群眾直接增收390萬元。普安縣地瓜鎮屯上村村民于丹說:“要感恩總書記的關心關懷,感謝浙江省安吉縣的深情厚意,讓我們的荒山變茶山,金山、銀山。”
白葉一號的注冊商標叫做“攜茶”,寓意東西合力、攜手脫貧。浙江安吉的農民捐贈1500萬株茶苗幫助貧困地區群眾脫貧,貴州的普安縣和沿河縣是被捐贈地之一。
普安縣地瓜鎮屯上村白葉一號基地負責人 唐文才
“自從白葉一號安家后,鄉親們都十分看好這個產業,最關鍵的大家的發展干勁十足。”普安縣地瓜鎮屯上村白葉一號基地負責人唐文才表示。
浙茶集團辦公室副主任 冀爍星
浙茶集團辦公室副主任冀爍星說:“去年企業產值達到了200萬元。以特色‘攜茶’產品為主推進名優茶的發展,并帶動區域原產地‘普安紅’‘雷山云尖’等內銷茶葉品牌。”
以產業振興為引領,貴州因地制宜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農業增加值增速連續5年居全國前列,一二三產融合業態不斷豐富。
全球每10只羽毛球,就有1只來自錦屏。鵝在錦屏縣串接起了年產值超10億元的產業鏈,輻射帶動13000戶群眾增產增收。
廣東江楠集團在威寧建設的果蔬綜合市場上個月正式營業,打造大灣區的菜籃子,鼓起村民的錢袋子。
堅持不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乘勢而上推進鄉村振興開新局。貴州已經書寫了脫貧攻堅的偉大奇跡,正在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的更大奇跡!
本專題由中共貴州省委網信辦指導出品
技術支持:胡曉丹 肖后勇 高凌宇 張維
視覺設計:張璐
(黔西南臺 冊亨臺 葉方杰 李紹進 畢節臺 龔雷 威寧臺 普安臺 錦屏臺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