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文出版社成立7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外文出版社外國專家回信,勉勵他們繼續發揮自身優勢,用融通中外的語言、優秀的翻譯作品講好中國故事,引導更多外國讀者讀懂中國,為促進中國和世界各國交流溝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貢獻。
讓世界“聽到新中國的聲音”,這是外文社剛成立時周恩來總理提出的明確要求。成立于1952年的外文出版社,是新中國成立最早的對外出版機構。70年來,一代又一代外文社人,各語種翻譯、編輯、專家和全體工作人員,篳路藍縷、孜孜矻矻,始終如一、接續奮斗,用40多種文字翻譯出版了3萬多種圖書,包括領導人著作、黨政文獻、國情讀物、文化經典等,全球發行超4億冊,將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制度、中國文化,傳遞到世界五大洲的各個角落,讓國際社會不斷看到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文明因互鑒而豐富”。在外文社里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來自不同國家,有著不同文化背景,熱愛中國、喜愛中華文化,對中國歷史文化、民族特點、發展歷程有著深刻理解。他們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讀懂了中國,在“中華文化與文明”叢書中了解中國文化自信的根基,在《林海雪原》中欣賞到了楊子榮的英勇,也在白居易《琵琶行》中感受到了唐詩的意境。他們以對外交流為己任,以書為媒,把我們想說的和國外受眾想聽的結合起來,讓傳播既有“國際范”又有“中國味”,為中國對外翻譯出版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對外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成績單”里,浸潤著他們的心血、流淌著他們的汗水。
“要認識今天的中國、今天的中國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國的文化血脈,準確把握滋養中國人的文化土壤”。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中國的國際關注度前所未有。尤其是進入新時代以來,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多個領域取得日新月異的發展成就,國際地位越來越高,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強,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個和平發展的中國,一個欣欣向榮的中國,一個敢于擔當的中國,一個自信滿滿的中國。緊緊跟隨新時代發展的腳步,通過準確傳神的翻譯介紹,全面展現奮斗史詩的生動畫卷,讓世界讀懂中國共產黨和新時代中國,與世界分享“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是外文社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對推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具有重大意義。
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每個精彩中國故事的講述者,都要不忘初心、牢記職責,以書為媒,以書為橋,更好介紹中國的發展理念、發展道路、發展成就,更好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為促進中國和世界交流溝通作出新的貢獻。(尹貴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