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日報評論員
扎實作風是我們黨的核心競爭力。黨員干部作風好不好、實不實,體現在方方面面。疫情防控工作就是干部作風的“試金石”,直接檢驗著一個地方、一個部門干部政治品質和能力作風成色;是改進作風、提升能力的“練兵場”,每一個環節、每一處細節落實的力度成效,都能反映出這個地區、這個部門黨員干部作風能力的水平。
大事難事看擔當,考驗面前見作風。近期,我省部分地區出現突發疫情,很多黨員干部在疫情防控中,聞令而動、迅速響應,迎難而上、接續奮戰,堅守崗位、共克時艱,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中,不斷推動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向好發展,全省疫情防控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實踐證明,真抓實干、作風務實就是為疫情防控提供強大行動力量,就會成為疫情防控的重要保障。
但同時,一些干部對疫情防控重視不夠、作風不實、工作不力的現象仍時有出現。有的領導干部擔當意識不夠強,防控工作措施落實不夠到位,如隔離管控措施執行力度不夠、物資轉運不及時、醫廢處置不規范等等;有的干部服務群眾意識不夠強,如對封控區群眾合理需求訴求不了解、不掌握,甚至裝聾作啞、視而不見,沒有達到“足不出戶、上門服務”的要求等等。凡此種種情形,都是不擔當、不作為的表現,都是干部作風出了問題。這些問題也表明,針對作風問題的復雜性和反復性,我們必須以正視問題的勇氣和刀刃向內的自覺,對作風建設常抓不懈、緊抓不放,切忌有松勁歇腳、疲勞厭戰情緒。只有用心用力讓作風硬起來、把職責扛起來,力度大一些、標桿高一些,在疫情防控中強化干部作風,才能牢牢守住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才能讓經濟社會發展贏得主動。
我們要把疫情防控作為淬煉干部的“練兵場”,堅持從政治上看、政治上抓。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黨性問題,要信念堅定、對黨忠誠,深刻認識“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要堅決落實黨中央大政方針、決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總體要求來整體謀劃、系統推進,時時處處事事牢記責任,擔起使命,勇毅前行。
要把疫情防控作為歷練干部的“大熔爐”,錘煉作風能力、展現使命擔當。要干好本職工作,職責范圍內的事要主動干、盡心干,工作中多一些“跟我上”“讓我來”“能堅持”,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承擔組織交辦的臨時性工作任務,在學中干、在干中學,做到事不避難、勤學善做,盡心謀事、盡力干事、盡責成事。要攻堅克難,干部干部,干字當頭,就是要有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精神,該做之事壓力再大也要干,該負之責風險再高也要擔,既不以“責”大而推諉,亦不因“責”小而敷衍,突出“勤快嚴實精細廉”,努力補上疫情防控中的漏洞、破除經濟發展中的難題。
要把疫情防控作為檢驗干部初心的“試金石”,站穩人民立場,走好群眾路線。作風問題是黨性問題,最核心是民心問題。要多為群眾辦好事、解難事,真正把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群眾有哪些反映突出的事情、負責領域有哪些民生突出問題,都要了如指掌,千方百計去解決。要經常聽群眾想法,通過各種方式了解群眾呼聲,找到工作差距和不足,舉一反三,加以改進,更好為群眾服務。
過硬的作風過去是、今天是、將來仍是我們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凝聚人心、匯集力量的關鍵所在。要在疫情防控中強化干部作風,把黨員干部在疫情防控斗爭中的實際表現作為考察其政治素質、宗旨意識、全局觀念、駕馭能力、擔當精神的重要內容,持之以恒、馳而不息抓作風、轉作風、樹新風,以飽滿精神狀態和實際工作成效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原載《陜西日報》2022年9月2日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