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上午10時,中宣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教育部部長懷進鵬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教育改革發展成效有關情況。
教育部部長懷進鵬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職業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不斷加大政策供給,加快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應該說,職業教育在守正創新中實現新的歷史跨越,實現了由參照普通教育辦學向相對獨立的教育類型轉變,進入了提質培優、增值賦能的新階段。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辦學體制不斷完善。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多元辦學格局逐步健全,國有企業舉辦的職業學校有435所,民辦企業舉辦的職業學校有2200多所。50多家行業部門、行業組織和中央企業的3000多人,牽頭成立了56個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組建了1500多個職教集團,3萬多家企業參與,職業學校與企業共建實習實訓基地24900個。培育3000多家產教融合型企業、試點建設21個產教融合型城市。
第二個方面,結構布局不斷優化。目前,全國設置中職學校9786所(其中技工學校2492所),高職學校1518所(含32所職業本科學校),基本實現每個縣至少有一所中職、每個地市至少有一所高職,職業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更加突顯。一體化設計了中職—高職專科—職教本科的專業體系,共開設1349種專業和12萬個專業點,基本覆蓋國民經濟各領域。
第三個方面,育人模式不斷創新。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的需求,充分調動各方的積極性,持續優化專業布局和教學設計。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實踐教學占50%以上,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有效對接。4600家單位的11600余名專家,參與修訂1349個中高職一體化專業簡介。在全國布局558個現代學徒制試點,覆蓋職業學校501所,1000多個專業點,惠及10萬余名學生。
第四個方面,國際合作亮點突出。目前,職業院校與7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建立了穩定聯系,與23個國家和地區合作建成25家魯班工坊,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合作開設“中文+職業教育”特色項目,與28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有1千來個。職業院校接收留學生有兩萬多人,被國(境)外采用的專業教學標準有1千來項、課程標準六千多項、專業課程兩千多門。
下一步,教育部將圍繞服務人的全面發展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以提升職業院校核心辦學能力為基礎,以深化產教融合為突破、以推動普職融通為關鍵,創新國際交流與合作機制,更好地服務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奮力把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業教育“大有可為”的殷切期待轉變為職業教育戰線“大有作為”的生動實踐。
(總臺央視記者 潘虹旭 孔祿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