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招生結構調整、學校發展變化等多重因素影響,全國多所院校減少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
考研縮招 能否降低報考熱度
日前在教育部網站發布的《2021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目前全國在學研究生333.24萬人,比上年增長6.14%。近年來,碩士研究生報考、就讀人數屢創新高,掀起一股考研熱潮。
但近日多個院校發布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和招生計劃后,“考研縮招”一詞沖上熱搜,引發公眾討論。今年研究生招生名額為何減少?縮招能否降低考研熱度?正在備考的考生將如何應對?羊城晚報記者進行了深入采訪。
新變
多所院??s招 更有專業停招
針對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全國多所院校減少招生計劃。中山大學擬招收約7600名研究生,相比2022年招生計劃減少約600人。中南大學湘雅口腔醫學院計劃招生10人,與2022年相比,招生人數縮減了一倍。深圳大學因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專業歸入法學(學術學位)專業成為其中的一個研究方向,法學類(學術學位)擬招人數從34人減至25人,且有2個專業僅接收推免生。還有院校因部分專業停招,招生計劃變少,如暨南大學的美學專業和高級秘書與行政助理學專業均不再招收碩士研究生。
除招生計劃的變化外,部分院校專業推免生名額增加也導致碩士研究生統考招生的名額減少。西北政法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專業學位)2022年與2023年招生總人數均為51人,但2023年推免生名額從6人增至11人。華南師范大學應用心理專業2022年計劃招72人,含推免生25人、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5人,但2023年不僅計劃招生名額縮減至58人,推免生人數也由25人上升到40人。
縱觀各院校的招生簡章,學術型碩士(以下簡稱“學碩”)招生名額減少、專業型碩士(以下簡稱“專碩”)名額增加也已成為普遍現象。2020年,教育部明確提出,要將專碩招生規模擴大到招生總規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如今,不少院校逐漸調整招生計劃,專碩招生人數增加。
例如,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22年計劃招收3839人,其中,學碩1657人、專碩2182人;2023年計劃招收的3901人中,學碩1627人,專碩則為2274人。吉林大學護理專碩2023年計劃招收72人,比2022年增加57個名額。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自2023年起不再招收法學學碩和新聞傳播學學碩,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從2022年就開始不再招收學碩。
尋因
學校配套建設不足等導致縮招
碩士研究生統招名額為何縮減?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受限于基礎設施、師資力量等,部分院校選擇嚴格控制招生規模。教育部網站發布的《2021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普通、職業高等學校共有校舍建筑面積108767.29萬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472.37萬平方米,增長3.30%。然而,校舍建筑等配套設施的建設仍然跟不上擴招速度,部分學校已經不再為研究生提供住宿。例如,深圳大學研招辦就表示,學校每年都會根據實際情況動態調整招生計劃。
國家高度重視研究生教育質量,也促使高校對研究生招生數量增長審慎控制。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會長楊衛在今年舉辦的“教育這十年系列發布會”上介紹,我國在2007年就啟動了研究生教育質量工程,使培養質量穩步攀升。該工程采取的主要步驟之一,是審慎控制研究生的招生數量增長,2010-2021年期間的學位授予年增長率比之前的30年回落10個百分點以上。
另外,當前不少院校縮減的招生計劃主要是統招名額,推免名額則大多呈現上升趨勢,甚至出現推免名額遠超統招名額的情況。來自廣州大學的應屆考生簡同學備考了暨南大學的新聞與傳播專碩,該專業2022年錄取總人數為150人,其中有106人是推免生,統招名額僅44個。在他看來,較多推免名額可以讓院校提前篩選出一部分比較優秀的學生,這種做法無可厚非。
“還有一部分院校把更多招生名額留給了本校學生?!睆V州啟航考研校長劉可可表示,“這樣做一方面有利于人才的貫通式培養,縮短科研人才培養周期;另一方面也能緩解學校的就業壓力,降低學生升學負擔?!?/p>
觀察
有人堅定考研 有人另尋他路
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名人數達到457萬人,錄取人數為110.7萬,錄取率為24.2%。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屢創新高,導致統招分數線“水漲船高”。教育部數據顯示,2019-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名與招生比例均在3:1以上;2022年,大部分專業的國家分數線,相比2021年高了4分至15分?!翱佳须y”成為不爭的事實。
考研競爭愈加激烈,還要不要讀研?“如果目標院??s招,可能會考慮選擇其他院校?!睆V東第二師范學院的張同學如是說。和張同學一樣,網絡上也有不少正在備考的網友分享說,縮招帶來的風險會讓他們更謹慎地對待考研。
“決定選擇這所學校時,我就已經充分了解過報錄比等相關數據,不會因為報名人數的增減感到焦慮。”正在備考華南師范大學工商管理專碩的陳同學認為,考研縮招會帶來一定的備考壓力,但不影響他備考的整體節奏,“大家不可能是沖著最后幾個名額去的,肯定是想爭取更好的名次?!?/p>
上海某高校大三在讀學生Eliauk(化名)則表示,他最初也有讀研的想法,但經過理性分析后發現自己對科研缺乏興趣,也沒有什么學術成果,決定不走讀研這條“嚴進嚴出”的賽道。“條條大路通羅馬,除了考研,本科畢業生還有其他很多就業選擇。”Eliauk說。
記者采訪了解到,“通過升學增強就業競爭力”是不少本科畢業生選擇讀研的重要原因。華南師范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楊愛平認為,并非所有同學都適合讀研,有的學生雖然考試分數很高,但只會應付考試,沒有廣泛閱讀,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在他看來,能做到“五會”的學生比較適合讀研。所謂“五會”指的是“會讀、會想、會寫、會說、會做”,對應研究生應該擁有的閱讀能力、思考想象能力、寫作能力、表達能力和為人處世能力。
據了解,也有一部分學生在考取碩士研究生后選擇放棄入學。近年來,中國政法大學、蘇州大學、太原理工大學等高校都發布通知,對未按學校規定辦理入學手續的同學作自動放棄入學資格處理。多所學校負責招生的老師表示,找到工作、出國留學是學生放棄入學資格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報考全日制研究生的同學被調劑到非全日制,也是棄讀原因之一。
提醒
2023年考研10月5日至25日正式報名
羊城晚報訊 記者孫唯報道:22日晚,廣東省教育考試院發布了廣東省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名須知。據悉,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網上預報名時間為9月24日至27日,正式報名時間為10月5日至25日。
考生須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按要求填寫報名信息,成功提交后通過“網上支付”方式繳納報考費,并按照報考點的要求在規定時間內核對并確認網上報名信息。此外,符合廣東報考條件且選擇廣東各報考點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的考生,須于10月8日9時至24日22時前將相關材料通過研招網系統上傳。
報考的網上確認時間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報名信息經考生確認后一律不作修改,錯填關鍵信息的考生須在網上報名截止時間(10月25日22時)前,取消報名后重新報名。
廣東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共設置50個報考點,包括廣州、深圳、珠海等招生辦公室(考試院、考試中心)以及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等高校。報名期間,如個別報考點因考生過于集中超過其考場容量,省教育考試院將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部分考生到其他報考點或備用報考點參加考試。
廣東省教育考試院特別提醒考生,要嚴格按照報考條件及相關要求進行報名;同時除身體原因等特殊情況外,建議所有考生積極主動接種新冠疫苗。
羊城晚報記者 孫唯 實習生 陳雨瑤 何伊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