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碩的油茶果壓彎枝條,村民穿梭其間,采摘、裝袋、搬運,喜笑顏開。前不久,位于湘贛邊革命老區的湖南株洲市醴陵市板杉鎮擂鼓橋村,萬畝油茶迎來豐收。
“這有1.3萬多畝油茶,今年產量將達1000萬斤。按15斤榨一斤油,可榨出60多萬斤油。”油茶基地負責人鄧日成一臉興奮。
近年來,株洲各市縣積極種植油茶,不斷擴大種植面積。然而,產量和效益不高的問題日益凸顯。為此,株洲市推深做實林長制,下發林長令,把油茶產業發展作為林長制重點工作來抓,各部門形成合力,推動油茶產業擴規、提質、增效。
今年以來,株洲市縣兩級下派林業專家以及林業科技員45名,采取蹲點服務形式,與種植戶共同攻克產量難關。“通過調整密度、合理修剪、均勻施肥、保花保果等技術改造,去年油茶畝產是400多斤,今年畝產達到了800斤。”醴陵市技術人員王光明說。
“我們持續推進林地使用權合理流轉,設立油茶發展專項資金,引導金融機構融資力度,引進龍頭企業,建起種植、精深加工、研發、銷售、物流、產旅融合等全產業鏈條,油茶產業越來越強。”株洲市林長辦相關負責人說。
一座座荒山華麗變身,油茶樹已成為老區人民的“幸福樹”。據統計,株洲全市油茶種植規模達到220萬畝,從事油茶種植(100畝以上)的大戶或者公司、合作社達到410家,產值達到近百億元。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15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