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今天(9月19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自然資源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持續推動落實耕地保護,全國耕地總量實現連續三年凈增加,并扭轉了耕地“南減北增”局面。
自然資源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國聚焦耕地糧食生產這個“命根子”,各地改革完善耕地占補平衡制度,推動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建立經濟獎懲機制。2021年以來,全國耕地總量增加1758萬畝,實現連續三年凈增加,遏制了耕地持續多年減少的態勢。特別是2023年,南方省份凈增加739萬畝,扭轉了耕地“南減北增”局面。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劉國洪介紹,針對近年來耕地保護出現的新情況,把各類占用耕地統一納入耕地占補平衡管理,實行“以補定占”,強化省級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管控。落實耕地保護經濟獎懲機制,讓保護耕地的地方不吃虧、讓保護耕地的農民得實惠。
同時,我國持續推動土地節約集約和高效利用,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激活農村存量土地資產,并強化建設用地規模管理和標準控制。2012年以來,全國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累計下降45%,有力保障了城鄉發展用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