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9月25日消息(記者王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李忠在24日舉辦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指出,技能人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培養造就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技能人才隊伍,是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迫切需要。
浙江長興:企業推行新型學徒制 校企合作培養技能人才
聚焦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等重點領域和健康照護、養老護理等重點行業
近年來,勞動力市場對技能人才的需求旺盛。李忠表示,在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方面,人社部將突出技能提升,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構建以企業為主體、職業院校為基礎、政府推動與社會支持相結合的職業技能培訓體系。聚焦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等重點領域和健康照護、養老護理等重點行業,緊盯新動能、新職業技能人才缺口,引導勞動者積極參與職業技能培訓。
突出企業主體作用方面,鼓勵龍頭企業牽頭,產業鏈企業聯合,技工院校提供培訓資源,培育產教評一體的企業技能生態鏈。推行中國特色企業新型學徒制。依托企業加大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力度,提升企業高技能人才培養基礎能力。
此外,還要突出工學一體,高質量發展特色技工教育。推行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加快構建區域性、行業性等多類型技工教育聯盟(集團),提升育人質量。動態調整優化專業設置,促進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
李忠強調,還要突出機制創新,暢通技能人才發展通道。同時,突出激勵保障,增強技能就業吸引力。動態發布技能人才薪酬價位信息,研究建立技能型人才最低工資分類參考指引,引導企業逐步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增強技能崗位吸引力。強化高技能人才表彰激勵,選樹先進典型,營造技能就業良好氛圍。
海口:技師學院學生在實操課上技能實訓 職業教育培養技能人才
技能人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長盧愛紅稱,技能人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9月10日至15日,在第四十七屆世界技能大賽上,中國代表團榮登金牌榜、獎牌榜、團體總分首位。
世界技能大賽是最具國際影響力的職業技能賽事,被譽為“世界技能奧林匹克”。9月10日至15日,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在法國里昂舉行,全世界70余個國家(地區)派選手參賽,中國代表團共派出68名選手,參加全部59個項目的比賽。這是我國第7次參加世界技能大賽,也是我國參賽項目、參賽選手最多的一屆。
盧愛紅介紹,經過激烈角逐,中國代表團奪得36金9銀4銅和8個優勝獎,再次榮登金牌榜、獎牌榜、團體總分的第一名。我國青年技能人才與各國選手交流互鑒、切磋技藝,展現出高超的技能水平和良好的精神風貌,贏得了廣泛贊譽。
本次世賽上,中國代表團在6大類57個項目上獲獎。一方面,傳統優勢項目繼續保持領先,比如數控銑項目實現“五連冠”,砌筑、時裝等2個項目實現“四連冠”,車身修理、電氣裝置、電子技術、移動機器人等4個項目實現“三連冠”。另一方面,一些新興產業項目取得突破,特別是工業4.0項目,中國代表團首次奪得金牌,并以全場所有項目的最高分獲得“阿爾伯特·維達”大獎。
盧愛紅表示,從2010年加入世界技能組織以來,我國共有283名選手走上世界技能大賽的舞臺,累計獲得了93枚金牌、41枚銀牌、28枚銅牌和71個優勝獎。參加大賽的這些選手,既為國爭光,自身也有了更為廣闊的成長和發展空間。他們中的許多人致力于技能傳承帶動,成為廣大青年學習的榜樣,發揮了引領青年勞動者技能就業、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的積極作用。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第48屆世界技能大賽將于2026年在我國上海舉辦。人社部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會同上海市和有關方面扎實做好大賽的各項籌辦工作,努力辦成一屆“富有新意、影響廣泛”的世界技能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