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產業 煥發新光彩
本報記者 呂 莉
“參觀古建后,買了一件琉璃燒制的冰箱貼。曾經只用于宮殿廟宇的琉璃,如今也能裝點我的小家了?!贝汗澕倨?,在山西省河津市一景點,記者遇到了正在文創店購物的游客。
山西文旅持續火熱,帶火文創消費市場。在太原、平遙、臨汾等地,一件件琉璃文創更添文化年味。這些文創產品來自河津市西窯頭村呂氏琉璃。
背靠呂梁山脈,地處黃河與汾河交界,河津的坩子土可塑性強、干燥性好,為燒制琉璃提供了最佳原料。呂氏琉璃燒制始于明代,制作技藝復雜,要經過選泥料、雕刻、燒制等16道工序。2008年,琉璃燒制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如今,呂氏琉璃有3家企業,規模與發力方向略有不同,但都致力于將傳統技藝發展壯大。
作為非遺技藝,琉璃在現代有哪些應用場景?
“我們在古建修繕、新建景區與民居領域,積累了一定的口碑。這兩年,我們參與了山東曲阜孔廟、安徽鳳陽明皇陵等的修繕工作?!眳问瞎し焕?,第十代傳承人、鳳凰呂氏琉璃負責人呂哲峰說。
“前幾年我們開始試水文創。去年以來文創產品銷售額快速增長?!睆┨脜问狭鹆ж撠熑藚矽i程說,“古建上的圖案為我們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僅僅是瓦當,可參考的圖案就多達幾千種?!?/p>
今年,這兩家企業都將搬進河津市灰陶琉璃文化產業園?!鞍徇M園區,產業形成集群,多家企業握指成拳,能更好地塑造品牌?!眳握芊逭f,到園區用上煤氣,還能大大降低用能成本,一年可節省100萬元。
記者來到灰陶琉璃文化產業園,龍門呂氏琉璃已經在此布局7年多,成批瓦件、建筑構件制作完成,即將發往各地;研學基地、文化中心、生產流水線等正在建設中。
“在政府主導下,我們正牽頭標準化工作,將人工配置改為流水線作業,對生產工藝開展節能環保、自動化、智能化改造,從而提高品控?!饼堥T呂氏琉璃負責人呂佳豐介紹,公司聘請了專業設計師優化產品外形、繪畫設計等,希望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創意有機結合。
目前,河津灰陶琉璃產業已集聚13家企業,年生產能力達2億件,年產值2億元,形成集文化旅游藝術、研學體驗展覽、生產物流施工于一體的特色文化產業園。
“我們將繼續完善產業園的配套設施,持續加大政策扶持,加強宣傳推廣,讓傳統文化產業煥發新活力。”河津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蔡斌說。
非遺民俗 迎春納新福
本報記者 祝佳祺
乙巳立春日,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九華鄉妙源村,家家戶戶門前擺上了“迎春接福”的案桌。各地游客慕名前來,翹首以盼一場盛大的立春祭。
文創產品、鄉土美食、非遺手工……村口的立春“妙”會上,來自柯城區18個鄉鎮街道的28個攤位前人氣興旺?!拔移綍r喜歡做些鉤織,第一次來擺攤,很開心。”上午9點40分,曾阿姨已賣出數件手工制品。
抬眼望,摩肩接踵的人群無法阻隔隆隆鑼鼓聲。9點58分,梧桐祖殿內,立春祭正式開始。接春使者依次向春神敬獻花籃,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一鞭春牛,春回大地!二鞭春牛,風調雨順!三鞭春牛……”祭祀隊伍一路從祖殿踏進春田,扮演春神句芒的少年手持柳鞭,鞭打角戴紅花的春牛,開啟新春“第一耕”。田埂上,圍觀群眾喜氣洋洋。
“這是我們村每年最熱鬧的一天。”54歲的村民陳秀林已經舞龍20多年,在舞龍隊中負責舞龍頭,“這些年類似的民俗活動在很多地方重新流行起來,我們還被邀請去其他村舞龍?!?/p>
餓了在集市品嘗特色小吃,渴了在文創茶社品一杯春神茶。除了觀看立春祭儀式,游客還可以在立春文化展示和體驗中心了解節氣文化和九華立春祭民俗。
“為了讓孩子了解節氣文化,我們今年專程帶孩子來這里旅游。”來自衢州江山市的游客吳建國說。
2016年,中國“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九華立春祭等與節氣相關的民俗活動更加受到重視。近年來,柯城區深入挖掘豐富立春文化內涵,持續推進靈鷲山旅游度假區、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培育相關民宿產業,打造立春研學基地,開發立春文創產品,以產品研發帶動產業升級。
整合各類文旅資源,持續擴大節氣品牌效應。當天下午,位于萬田鄉的四省邊際數字農業科創園的二十四節氣(非遺)館正式開館。館內匯聚百項非遺,展示柯城文脈。徒步打卡二十四節氣游步道、春日集市、妙源踏春等各項活動也在柯城區接連開展。
“我們要深挖地方特色文化,助推立春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文化助力經濟社會發展。”柯城區政協主席葉美峰說。
韻味十足 共享中國年
本報記者 白光迪
“這個藕粉圓甜甜糯糯的,真好吃!”俄羅斯留學生基拉一邊品嘗特色小吃,一邊豎起大拇指。
在江蘇鹽城建湖縣九龍口淮劇小鎮,紅燈籠高高掛起,花燈搖曳生輝,喜慶的氛圍撲面而來。40多名來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走進淮劇小鎮,沉浸式感受非遺,體驗別具特色的中國年。
建湖是著名的“中國雜技之鄉”,這里的南派雜技以驚險絕技和精妙設計聞名。在小鎮的糧倉藝術中心,留學生們第一次近距離欣賞中國雜技表演。舞臺上,演員們接連展示倒立、彈球、轉碟、疊草帽等,高超的技藝令人嘆為觀止。
“雜技讓我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力量與智慧?!被粫r拿起手機拍視頻記錄。
不只雜技,留學生們還感受了江蘇地方戲曲劇種淮劇的魅力。在冠服館,工作人員向他們講解淮劇頭飾、戲服和道具的歷史與用途。來自哈薩克斯坦的姚敏被絢麗的戲服深深吸引,她挑了一件戲服換上,“這些服裝像是藝術品,一針一線都充滿了故事。”
沙莊戲苑內,淮劇經典唱段《買油條》正在上演。來自塔吉克斯坦的偉力雖聽不懂臺詞,卻依然被表演的情感與細節觸動,“我能感受到演員們的喜悅與活力?!痹诨磩±蠋煹难埾?,偉力上臺嘗試表演,他學著抖袖、撩袖、甩袖,一板一眼地模仿著淮劇的經典動作?!斑@真是一門講究的藝術,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我一定要多了解一些。”偉力說。
剪紙是留學生們體驗的又一項特色技藝。老師用一把小小的刻刀在方寸紅紙上舞動,不一會兒,一只栩栩如生的兔子便躍然紙上。來自塔吉克斯坦的美花目不轉睛地盯著老師的手,連呼不可思議。隨后,她也拿起紅紙,嘗試起來,“回去后我要告訴家人,中國的剪紙不僅美麗,還充滿了智慧?!?/p>
豐富的文化體驗讓留學生們流連忘返。從雜技的震撼,到淮劇的雅致,再到剪紙的精巧,在建湖,他們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坝绕涫沁@種親身體驗的方式,讓我們更加了解中國年?!被f。
今年是首個“非遺版”中國年,建湖縣將非遺與春節習俗巧妙融合,以多樣的活動吸引世界目光?!拔乙欢〞言谶@里的經歷講給更多人聽。希望能再來這里過一個中國年!”基拉說。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06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