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檢察院今天(14日)通報了2024年全面深化檢察改革工作情況。在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方面,2024年,全國檢察機關共批準逮捕各類刑事犯罪嫌疑人75萬余人,提起公訴163萬余人。會同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制定依法打擊跨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意見,起訴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近8萬人,同比增加超50%。
在健全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機制方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等12家單位先后印發18批共136個典型案例,涵蓋長江保護修復、土地執法查處、水安全、鐵路沿線安全環境治理、根治欠薪、婦女兒童權益保護等領域。
在健全服務保障和改善民生機制方面,與公安部、民政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建立完善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一站式”辦案救助機制的意見》,推動“一站式”辦案區建設,一次性完成對未成年被害人的詢問、人身檢查、生物樣本采集、偵查辨認等取證工作,防止因辦案對未成年人造成“二次傷害”,并及時開展心理疏導等綜合救助。樹立預防就是保護、懲治也是挽救意識,依法懲治低齡未成年人嚴重暴力犯罪,協同健全未成年人罪錯行為分級干預矯治機制,推動加強專門教育、專門矯治工作。推進建立司法救助與社會救助銜接機制,全國有13個省級檢察院、一半左右的市縣級檢察院與民政、教育、衛生健康等部門建立救助銜接機制。
2024年,最高人民檢察院會同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實施《關于規范辦理民事再審檢察建議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加強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民事生效裁判的法律監督,對民事審判活動違法提出檢察建議4萬件,采納率超過90%。健全民事執行檢察監督機制。會同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司法部健全虛假訴訟常態化懲治和預防機制,完善部門協作聯動的綜合治理體系,督促依法糾正虛假訴訟6000余件,起訴虛假訴訟犯罪800余人。
以推動檢察公益訴訟立法為牽引,完善公益訴訟檢察機制。推動在礦產資源法、文物保護法中進一步明確檢察公益訴訟條款,檢察公益訴訟涉及14個法定領域,10年來立案辦理公益訴訟案件超過110萬件。最高人民檢察院與30余家行政執法機關建立協同履職機制。聯合生態環境部出臺關于加強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與檢察公益訴訟銜接的意見,建立與生態環境部門在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中的互相通報和介入機制。針對珠江流域城鄉水污染、農業養殖污染、船舶污染等問題,最高人民檢察院以公益訴訟立案,推動全流域協同整治。
(總臺央視記者 程琴 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