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兩江新區,長安汽車工程師戴嬌早早來到專用試車場,對樣車進行極限測試。原地掉頭停車、垂直車位出庫……企業新近發布的自主智能架構平臺,令曾經不敢想象的操作得以實現。目前,以位于重慶的全球研發中心為樞紐,長安汽車在智能化和新能源兩大領域已掌握超過2000項關鍵核心技術。
2024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時指出:“重慶制造業基礎較好,科教人才資源豐富,要著力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重慶積極培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和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今年2月5日,重慶市委召開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推進大會,強調要推動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持續做大做強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
重慶制造“萬馬奔騰”,新能源汽車產業“一馬當先”。“2024年,重慶新能源汽車產量達95.32萬輛,今年力爭提升至130萬輛。”重慶市經濟信息委副主任羅莉說。
新的一年,如何延續發展勢頭?重慶聚焦打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重要生產基地目標,錨定強化產業創新、深化產業融合、優化產業生態相結合的發展路徑。
自主創新、持續攻關,長安汽車數智工廠采用5G最新技術和工控物聯網技術,實現1.2萬臺設備組網,成為全球汽車行業5G連接規模最大、性能最高的工廠之一。發揮整車企業引領作用,帶動新能源汽車技術提升和產業集聚,重慶出臺汽車電子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持續加大全市汽車行業研發投入強度,為創新主體提供全方位、多層次支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
在嘉陵江的另一邊,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一場跳出造車、聚焦融合的產業碰頭會正在進行:2月8日,車路云一體化示范路段項目經理陳達飛與交管、路政、業主單位圍著圓桌,在幾十張圖紙上反復摳細節。
如果說,造車是讓車變得越來越聰明,那么車路云一體化,就是讓“聰明的車”跑上“智慧的路”、用上“高超的云”——重慶提出打造“軟件+智能+硬件”一體化發展格局,旨在通過車輛、道路基礎設施和云計算平臺的協同融合,構建一個涵蓋整車制造、汽車軟件、智能網聯和新型儲能的全產業鏈體系。“目前已經集聚了60多家上下游企業。”陳達飛說,“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二期項目年內就要從圖紙上落地,覆蓋大學城、科學谷等幾大片區城市路段的整體智慧化改造,得抓緊干!”
“充電10分鐘,續航400公里!”春運返程高峰,渝蓉高速圍龍服務區超級充電站,來自湖北的游客、新能源車主陳婷頭一次用上了液冷充電樁。國網重慶電力節前新建、改建高速公路服務區超級充電站89座,今年春節假期已服務23.6萬余車次,充電次數、充電量均創新高,緩解了新能源車主的“里程焦慮”。
重慶正持續優化產業生態,加快充換電、加氫站等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便捷超充之城和自動駕駛生態高地,讓市民和游客出行體驗更方便快捷。
人勤春來早。昂揚“創”的勁頭、激發“進”的力量、發揚“干”的精神,錨定發展目標,重慶新春再出發。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15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