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14日電 (記者郭冠華)3月14日,記者從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司獲悉,為推動微短劇提質升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司日前發布《管理提示(微短劇要“爽”而有度)》(下稱《管理提示》)。
《管理提示》提出,微短劇創作要“接地氣”,不能懸浮,要回歸生活、回歸藝術本身,并給出三點具體提示——
一是“爽”不是微短劇的代名詞,微短劇創作不能一味求爽。切忌沉淪于“懟”“打臉”等泄憤式表達、“全能正派”“極端反派”等人物設定,應當在關注人民群眾需求、體現現實關懷的同時,堅持基本常識、堅守主流價值,傳播主流文化,帶給受眾美好與希望。
二是“穿越”“重生”不等同于藝術想象,微短劇創作不能百無禁忌。切忌沉迷于恣意編織和過度娛樂化表達,應當在鼓勵創作者充分發揮想象力、滿足受眾好奇與期待的同時,堅守創作的生活邏輯、法治邏輯、歷史邏輯、科學邏輯,觀照現實,關注時代精神,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三是“狗血”“低俗”不應成為愛情的引線,微短劇創作不能脫離現實。切忌沉溺于套用低俗、狗血設定,應當倡導正確的婚戀觀,不回避人的局限性,不脫離生活的多維度,展開立體刻畫,并賦予文明和溫暖的價值底色。
2024年中國微短劇市場規模首次達到504億元,成為推動我國影視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驅動器,但微短劇良莠不齊的現象始終存在。為此,國家廣電總局持續出臺相關政策,對微短劇的片名、備案、審核等進行規范,并牽頭啟動“微短劇+”行動計劃,以“跟著微短劇去旅行”“跟著微短劇來學法”等創作計劃促進微短劇市場高質量發展,賦能千行百業。
“微短劇憑借‘短平快’的創作特征和‘強情緒’的傳播邏輯,迎合現代觀眾的快節奏生活,但劇情同質化、敘事套路化也帶來了審美疲勞?!睒I內人士表示,“只有讓懸浮的劇情落地,將鏡頭從霸總、豪門轉向身邊普通人,捕捉生活中動人的微光,微短劇才能向著精品化不斷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