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又飛來一只鳥,瞧瞧是什么品種!”在北京延慶區自然保護地管理處辦公室,工作人員張標指著大屏幕說。借助新啟用的AI“鷹眼”系統,這只飛到野鴨湖濕地的蒼鷺,“身份”一目了然。
野鴨湖濕地是北京首個國際重要濕地。近日,候鳥紛紛飛抵野鴨湖濕地,一個個裝有人工智能視覺識別模型的攝像頭時刻緊盯進入鏡頭的飛鳥。
人工智能視覺識別模型對捕捉到的鳥類視頻圖像進行自動識別與分析,基于深度學習算法,提取鳥類體貌特征,準確識別出鳥的種類、數量及行為信息,并實時上傳至延慶區自然保護地綜合管理平臺,為鳥類監測提供數據支持。
《 人民日報 》( 2025年03月21日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