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24日電 (記者黃盛)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日前召開了2025年第一季度(總第108次)例會。會議分析了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并對后續貨幣政策做出部署。
其中,針對債市的發展,此次會議提出,從宏觀審慎的角度觀察、評估債市運行情況,關注長期收益率的變化。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貨幣流動性體現在對實體經濟持續增長的支持,而不是對資金在債市空轉的支持。央行對債市關注的最終目的是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通過穩定債市運行,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促進經濟復蘇和增長。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向記者表示,央行在貨幣政策例會公報中明確“宏觀審慎”,說明其對債市運行的關注不局限于短期操作,而是更關注系統性風險的防范和市場的穩定性。這或意味著近期在經濟復蘇、流動性調整以及海外環境不確定性的背景下,債市的波動已引起各界重視。
“‘關注長期收益率的變化’釋放了對長端利率走勢的敏感性。”曾剛說,長期收益率直接影響企業借貸成本、債務結構以及資本投資,央行對其加以關注,有助于引導市場預期,防止無序調整導致融資成本異常抬升。他認為,此次對于債市的表態強調央行對近期債市運行態勢的重視,以保持資金面穩定,維護市場信心。
建元信托研究部總經理丁曉峰向記者表示,當前長期收益率處于歷史低位,反映出貨幣需求不足、貨幣價格處于低位、貨幣在債市空轉的現實情況,但伴隨著經濟增長換擋加快,長期收益率要與經濟增長速度匹配。央行作為流動性管理的機構,需要提前預示流動性和市場風險。
另據央行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債券市場共發行各類債券79.3萬億元,同比增長11.7%。其中,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債券70.4萬億元,交易所市場發行債券8.9萬億元。2024年,國債發行12.4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券發行9.8萬億元,金融債券發行10.4萬億元,公司信用類債券1發行14.5萬億元,信貸資產支持證券發行2703.8億元,同業存單發行31.5萬億元。截至2024年末,債券市場托管余額177.0萬億元,同比增長12.1%,其中銀行間債券市場托管余額155.8萬億元,交易所市場托管余額21.2萬億元。商業銀行柜臺債券托管余額1556.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