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五,一二三四五……”立起手機支架,打開手機小程序,浙江義烏國際商貿城四區的商戶傅江燕,拿起店鋪貨架上的襪子,面對手機鏡頭,開始“數數”。
幾分鐘后,“Hello everyone……”在剛錄好的視頻里,傅江燕說著地道的英語,介紹起自家店鋪售賣的襪子,口型準確,講述流暢。
這樣的視頻在社交平臺發布后很受歡迎。許多外國客戶看到視頻就在后臺聯系傅江燕,一單單生意就做成了。
今年43歲的傅江燕是義烏本地人,這幾年,她依托和丈夫一起經營的襪子店在網上做起跨境貿易。別看店鋪不大,每年能賣出2000萬雙襪子,遠銷中東、南美、南非等地。
“做外貿,最頭疼的就是學外語。”傅江燕說,丈夫負責后端工廠、供應鏈及配貨等工作,自己負責銷售和接單。過去,在與外國買家交流時,她常常面臨語言障礙,宣傳產品很費勁。
為此,傅江燕參加了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商學院組織的英語晨練。練著練著,她又有了新苦惱:雖然學會了簡單的交流,但怎么才能將自家產品推廣到世界各地?
傅江燕想到了短視頻營銷。曾經,從寫文案到錄音、剪輯,她起碼要花半個小時,更何況采購商來自世界各地,只有英語版本顯然不行。“現在,只用幾分鐘就可以搞定,還能生成30多種語言版本。”
原來,對著鏡頭“數數”只是第一步。傅江燕將錄好的視頻導入一個人工智能小程序后,輸入關鍵詞“男襪、保暖舒適、松口設計、花型隨機混搭、現貨供應”,隨后系統自動生成一段商品推薦文案。
“在小程序內,可以選擇輸出視頻的聲音、語種以及不同國家風格的背景音樂,點擊‘視頻翻譯’,審核通過后,短視頻就生成了。”傅江燕說。
這款生成外語推介短視頻的人工智能小程序,由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大數據公司于去年推出。“春節假期一結束,公司就將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語義理解、多模態生成等功能接入相關智創平臺。”公司技術總監樓勤峰說,目前小程序已免費向義烏國際商貿城所有商戶開放。為了幫商戶們掌握新技能,義烏國際商貿城還定期開展人工智能大模型使用培訓會,并對有需要的商戶提供上門指導。
越用越熟練的傅江燕對小程序的很多新功能愛不釋手。比如,需要發布產品圖時,她只要拍一張襪子的圖片,系統就能生成各種場景的商品圖片,大大提高了設計效率。
如今,每天都有不少商戶到傅江燕的店里參觀學習。從視頻評論區里的跨國詢單,到微信好友列表中新增的多國客戶,傅江燕得到了實打實的收益。她期待未來有更多新技術應用,給商戶們帶來更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