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在贛西南地方革命武裝和人民群眾的配合下,曾經9次攻打吉安城,史稱‘九打吉安’,為第一次反‘圍剿’斗爭的勝利打下基礎……”3月21日,在江西省蘇維埃歷史陳列館,老兵鄭達昌聲情并茂地向學生們講述著那段烽火歲月。
江西省蘇維埃歷史陳列館、吉安城革命歷史陳列館、舒行將軍故居……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有著豐富的紅色資源。在這片紅色熱土上,吉州區正全力以赴打造“沒有圍墻”的國防教育課堂。
吉州區委宣傳部全民國防教育工作相關負責人夏淑英表示,吉州區在弘揚井岡山精神中,堅持傳承紅色基因從青少年抓起,廣撒深播“紅色種子”,引導他們從小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我是鄭達昌,是一名老兵。”“我叫劉緗瑩,是長塘鎮中心小學五年級學生。”這是國防教育微短劇《跨越時空的對話》的一組鏡頭。
為更好開展國防教育,激勵更多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樹立愛國之志,吉州區組織制作了這部微短劇。學生們積極性高,利用課余時間主動參與。
前不久,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二(2)班上了一堂“學雷鋒,我們在行動”主題班會,孩子們個個聽得聚精會神。
每逢全民國防教育月、國慶節、重要革命歷史事件紀念日等時間節點,總能看到孩子們活躍在革命歷史陳列館等地,用稚嫩的童聲向參觀者介紹吉安的革命故事,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他們,就是吉州區的“紅色小小講解員”。
吉州區在各中小學校組建“紅色小小講解員”隊伍,連續多年開展“紅色小小講解員”全媒體大賽,年年培訓、月月實踐,形成一條串聯青少年不同教育階段的思政培育課。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夏淑英表示,未來將整合利用好吉州區的紅色資源,以紅色歷史為教材、以英雄楷模為榜樣,通過更豐富的手段、更生動的形式,推動國防教育融入日常、入腦入心。
《 人民日報 》( 2025年03月30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