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接任上海合作組織輪值主席國,上海合作組織再次開啟“中國時間”。百年變局背景下,國際社會對中國引領上海合作組織開啟合作新篇章,促進發展中國家聯合自強,凝聚全球治理的“上合力量”充滿期待。
秉持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上海合作組織超越了冷戰思維、零和博弈、文明沖突等舊觀念,翻開了國際關系嶄新的一頁。上海合作組織經過24年發展,已從6個成員國擴大為由26個國家組成的“上合大家庭”,構建起世界上幅員最廣、人口最多的區域合作組織,充分表明上海合作組織的成立和發展順應時代潮流,體現了維護和平、共謀發展的人心所向。
作為上海合作組織創始成員國之一,中國積極為上海合作組織行穩致遠提出方案、引領行動。習近平主席高度重視上海合作組織發展,2013年以來出席歷次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提出構建上海合作組織命運共同體,建設上海合作組織團結互信、和平安寧、繁榮發展、睦鄰友好、公平正義“五個共同家園”等一系列重要倡議主張,有力引領組織發展。中國在安全、經貿、人文等領域提供諸多惠及各方的公共產品,為提升區域合作水平貢獻力量。中方此次擔任上海合作組織輪值主席國,著眼各方共同期待,努力推動上海合作組織進入更加團結、更重協作、更富活力、更有作為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擔任主席國期間,中國以“弘揚‘上海精神’:上合組織在行動”為口號,以“行動”為關鍵詞,向國際社會傳遞出上海合作組織不是“清談館”、要做“行動派”的明確信號。中方已全面啟動主席國工作,將在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舉辦100多項會議和活動,以務實高效的行動促進上海合作組織國家間的“硬聯通”“軟聯通”“心聯通”,為本地區及世界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福祉。
今年是中國和印度建交75周年。中印同為發展中大國、新興經濟體代表和“全球南方”重要國家,都奉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堅持多邊主義,支持國際關系民主化,在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保持著良好協作。2024年10月,習近平主席在俄羅斯喀山會見印度總理莫迪,雙方同意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和處理中印關系,在多邊場合加強溝通和合作,維護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莫迪總理表示,印方愿全力支持中方擔任上海合作組織輪值主席國工作。近年來,中方鼓勵印度發揮自身優勢,推動上海合作組織數字化、創新創業、傳統醫學等領域合作取得新成果。印度學界和青年代表應邀參加中方舉辦的上海合作組織人文交流活動,有力促進了成員國民心相通。中印友好合作,不僅可以造福兩國28億多人民,也將助力上海合作組織實現更大發展。
大道不孤,眾行致遠。中方期待同包括印度在內的所有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一道,弘揚“上海精神”,為持久和平凝聚更大合力,為普遍安全創造有利環境,為共同發展注入更強信心,為文明互鑒提供重要動力,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持續貢獻“上合力量”。
(作者為中國駐印度大使)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01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