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中國和印度迎來建交75周年紀念日。印度前總理顧問蘇廷德拉·庫爾卡尼對《中國日報》表示,中印應當以建交75周年為契機,邁向共同繁榮。
中印應當抓住機遇深化合作
庫爾卡尼表示,中印應當在教育、文化、旅游、鄉村發展和商業合作等諸多領域推出大刀闊斧的新合作舉措。中印關系在過去5年里趨于緊張,如今兩國應當加快恢復關系正常化、加強人文交流。
盡管外交關系跌宕起伏,中印兩國人民的友誼卻源遠流長。中印應當立足全球愿景鞏固雙邊關系,促進安全戰略對話、文化交流、商業往來和雙邊旅游,為未來合作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庫爾卡尼分析稱,世界正在發生巨變,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的霸權地位逐步下降,這為構建多極世界鋪平了道路。隨著全球發展中心轉向亞洲,中印肩負重任。同為文明古國、快速增長的大型經濟體,中印必須努力改善雙邊關系,深化合作,為和平穩定的世界秩序作出貢獻。中印之間的分歧預計不會升級為重大沖突,兩國都意識到維持良好關系符合彼此利益。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總理莫迪近期就中印關系發表了熱情洋溢、充滿智慧的講話。第一,他強調中印數千年來和平共處,沒有發生重大沖突,未來也應維持這樣牢固的關系。第二,他主張勿讓分歧演變為爭端,必須通過對話解決問題。第三,他強調兩國都是亞洲大家庭的一部分,共享文明智慧。第四,他承認過去5年中印關系一波三折,希望兩國關系重新充滿信任、熱情與能量。第五,他認為中印之間的競爭是正常現象,不過應當朝著良性、建設性方向發展,進而促進經濟增長和地區穩定,而不是引發沖突。
中方也對莫迪的言論作出積極回應,這就為兩國重新開展友好交往與合作奠定了基礎。
他進一步指出,支持彼此的發展最為符合中印雙方的共同利益。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印度則有望成為第三大經濟體。同為人口大國,兩國都肩負著提升公民生活質量的重任。與此同時,和平與安全也是兩國共同利益所在。只有在和平與互信的環境中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因此中印必須確保雙方和地區安全,防止引發阻礙經濟和社會進步的緊張局勢與沖突。
中印應當樹立大國合作榜樣
庫爾卡尼分析指出,我們應當為促進地區安全采取新舉措。如今,亞洲迫切需要構建新的安全機制。為此,中印應當打消彼此的安全顧慮,若雙方安全得到保障,它們就可以為推動亞洲安全倡議發揮主導作用。
毫無疑問,中國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議堪稱明智之舉。現在,中印應當牽頭提出亞洲安全倡議,同本地區其他大國開展合作,確保亞洲安全由亞洲人民共同維護,免受破壞性的外部干涉。
同樣值得一提的是,對于中國在人工智能、電動汽車、機器人技術以及其他新質生產力領域取得的突破,印度青年和業內人士大為欽佩。印度也在高科技產業和服務業領域取得了快速發展。在此基礎上,加強中印科技合作有望產生協同效應,不僅惠及兩國經濟,而且有助于全球實現包容性增長。
在庫爾卡尼看來,當務之急是加強高層戰略溝通。中印應當拋開歷史恩怨,聚焦雙邊、地區乃至全球事務上的長期合作,樹立大國和平共處、共同繁榮、構建更好的世界新秩序的榜樣。
展望未來,他認為中印兩國都有強大的政治領導層,能夠作出富有遠見的決策,包括解決長期懸而未決的邊界問題。印度應承諾恪守一個中國原則,支持中國免受外部干涉、實現和平統一,而中國也應當照顧印度的重大關切。建交75周年正是改善中印關系的契機,這個機會不容錯過。中印應當成為負責任的全球領導者,為亞洲創建一個基于平等、相互尊重、共同繁榮和集體安全的未來,這正是全世界所關注的。
(英文原文刊發于《中國日報》智享匯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