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個貧困聾兒免費配戴助聽器回到了有聲世界,一個個白內障患者經過手術重見了光明,一個個經過技能培訓找到就業崗位的殘疾人綻放出幸福的笑臉,一批批貧困殘疾人從危房中搬進了新居,商南殘疾人充分享受到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來,商南縣殘疾人事業得到長足發展,有力地促進了社會和諧,社會各界反響良好。該縣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統籌兼顧、分類指導"的原則,把殘疾人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一些事關殘疾人切身利益的制度、政策相繼出臺,縣委常委會和縣政府常務會議定期研究助殘議題,按時征收、劃撥相關費用,縣鄉領導還經常深入農村、社區、學校慰問看望殘疾人,同時根據《全市鄉鎮殘疾人專委選聘工作實施方案》,全縣164個村、3個社區成立了由村(居)委會主任兼任主席,一名殘疾人為副主席或委員的村(居)殘疾人協會,16個鄉鎮、3個社區選聘了殘疾人專職委員,建立青年助殘志愿者隊伍600人,殘疾人工作者隊伍不斷壯大,縣、鄉(鎮)、村殘疾人組織體系全面形成,為貼近殘疾人,做好殘疾人各項工作奠定了組織保障??h直部門和各鄉鎮積極配合,認真履職,形成了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生活保障問題是殘疾人最直接、最現實、最關心的利益問題。商南縣始終把生活保障當做助殘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制定出臺了《商南縣農村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實施方案》,成立殘疾人危房改造工作領導小組,與項目實施鄉鎮層層簽訂《危房改造目標責任書》,并由縣財政劃撥專項資金給予支持。縣殘聯、財政、民政、扶貧、國土、城建及鄉鎮人民政府對全縣農村殘疾人危房改造工作進行督促檢查驗收,確保了工程改造進度和質量。三年來,全縣共完成141戶殘疾人危房改造工程,為每戶兌付補貼資金5000元;二是將全縣符合低保條件的殘疾人全部納入低保。對一、二等級殘疾人在原低?;A上每人每月加發60元和30元生活補助。僅2009年就為全縣2352名殘疾人發放基本生活補助金118萬元;三是對重度殘疾人免除全部費用參加農村養老保險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對中輕度殘疾人參加農村養老保險給予補助;四是每年開展救助活動,投入資金6.2萬元對全縣16個鄉鎮190名貧困殘疾人進行慰問。另外,通過結對幫扶、慈善救助等措施,共有2000余名農村殘疾人得到救助。真正讓殘疾人"居有所住、病有所醫、老有所養"。
積極開展殘疾人救治、康復工作。三年來積極開展白內障復明工程,先后選送152名失明患者到西安、商州等省市醫院進行復明手術,患者手術費用全部報銷,平均每人免費2000余元。爭取省、市補助資金為10名低視力殘疾人配戴了助視器。爭取資金6萬元為11名貧困聾兒免費配戴助聽器。為周建青、楊珍珍等7名18歲以下肢體殘疾人實施了矯正手術,每例免費2萬元。爭取資金6萬元為28名肢體殘疾人免費安裝了假肢。還免費為肢體殘疾人張中華進行了康復訓練。認真開展精神病防治工作,通過調查摸底,向省市爭取資金9.25萬元,對223名精神病患者進行了免費服藥治療,對25名重癥精神病人進行免費住院治療,并連續5年實施治療。該縣殘聯還積極主動與臺灣曹仲植基金會聯系,爭取援助,三年來籌措資金為298名下肢癱瘓的殘疾人配發了輪椅。為提高殘疾人康復管理水平,該縣還開展3期康復管理和技術人員培訓,3名管理人員、3名技術人員和5名殘疾兒童家長得到了培訓,許多殘疾人就是這樣走向康復,重新揚起了生活的風帆。
培訓技能謀就業。商南縣認真貫徹《殘疾人就業條例》,落實殘疾人就業優惠政策,免費為殘疾人開展養殖業、種植業、加工業及計算機技能等培訓,真正為殘疾人實現就業、脫貧致富打下良好的基礎。三年來共培訓殘疾人330人,有235人實現了就業。培訓盲人按摩人員11人,培訓10名盲人掌握計算機技術,選送5名殘疾人參加省上技能競賽,共投入培訓資金30多萬元。調整培訓模式,改變培訓方法,通過"一對一""項對項""崗前培訓"等方式力促殘疾人就業。通過培訓,梁家灣永昌礦業公司一次安置10名殘疾人上崗,縣化工填料公司一次安置6名殘疾人就業,月收入均在1000元左右??h殘聯在商南縣朝陽技術學校設立培訓基地,長期對殘疾人進行培訓。爭取省財政扶貧資金1.4萬元,幫助過風樓鎮安溝村、小栗園村10戶殘疾人發展母豬養殖項目,并逐年擴大規模,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經過縣殘聯包抓扶持的小栗園村肢殘人李永勝養兔規模達300只,養豬7頭,年收入達萬元。為擴大殘疾人就業面,商南縣每年對全縣所有單位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情況進行年檢,縣政府出臺《財政代扣、地稅代收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實施意見》,全縣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殘疾人保障金由財政代扣,上劃單位、企業殘疾人保障金由稅務局代收,理順了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征收渠道。更多的殘疾人借助優惠政策扶持和殘聯工作者的指引幫扶紛紛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