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徐世旺)連日來,山陽縣漫川關鎮前店子村300畝冬漫式大棚蔬菜棚里的黃瓜、西紅柿、辣椒等反季蔬菜開始掛果,年前全面上市。同樣,十里、戶塬、色河等地九眼蓮、大青菜、波菜、芹菜等蔬菜全面上市,落足了城區蔬菜市場供應。
為了應對物價上漲、特別是蔬菜物價上漲給群眾生活帶來的壓力,穩定物價市場,山陽縣抓住全省實施百萬畝設施蔬菜工程的良好機遇,從今年秋播開始,按照“政府引導、規模推動、主體帶動”的原則,制定了《山陽縣2010年設施蔬菜工程實施方案》,提前留足蔬菜用地,集中規劃8個蔬菜基地建設“一村一品”示范村,堅持“自愿、互利、雙贏”的原則,依法合理流轉土地,積極引導企業、蔬菜專業合作社及蔬菜種植大戶參與蔬菜產業開發,協助企業、大戶與農民簽訂長期土地租賃合同,提高設施蔬菜生產的規模化和集約化程度,確保每處新建基地連片面積至少達到50畝以上,形成以企業大戶為主體、規模化基地為依托、技術培訓為支撐的產業化發展模式。在政策扶持中,該縣在省市補貼的基礎上,縣上加大對新建設施蔬菜基地的補貼力度,對每畝大棚再補貼1900元、溫室再補貼3000元,使大棚每畝補貼達到3000元、溫室每畝補貼達到5000元。積極協調扶貧、農村信用社、郵政儲蓄等單位加大支農力度,適當放寬貸款條件,降低貸款門檻,著力解決建設資金的短缺問題。同時不斷整合交通、水務等涉農項目資金,改變過去以物代補方式,采取現金直接補貼,扶持設施蔬菜基地搞好配套設施建設,進一步提高發展積極性。在技術服務上,從山東壽光、陜西涇陽和高陵等地聘請蔬菜技術員,負責規劃、施工、管理等方面技術指導工作,織鎮村干部、種植大戶到楊凌、涇陽等地學習建棚模式和生產經驗,要求企業和大戶確定專人參加培訓班學、跟技術員學、到蔬菜建設基地學的措施,組掌握設施蔬菜生產技術,提高蔬菜種植技術水平。今年,全縣共聘請了16名蔬菜專業技術人員,組織赴外參觀考察4批80人,開展技術培訓23場次,培訓技術骨干150名、菜農1800余人次。同時,建立獎懲機制,年終縣上對質量高、規模大、完成好的基地給予表彰獎勵,對進展慢、不達標的,全縣通報批評并要求限期整改到位。
通過集中連片規劃、落實政策扶持、引進先進管理技術、落實獎懲舉措等措施,截止目前,全縣新發展標準化設施蔬菜示范園1個、基地7個,完成設施蔬菜基地建設1216畝。